摘要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宗法制度的消亡,延续千余年的古代民间宗祠建筑从此退出原初的使用价值与功能。宗法制度和旧的家族观念等意识形态被新时代无情扬弃,但作为它们的载体和"物化"形式——祠堂,却因办学或改变了用途,其中一部分幸存下来。多年后,风雨虽洗尽铅华,但它们那"堂堂巨构"的雄姿,依旧如朵朵奇葩绽放在广袤的乡土建筑天地,彰显出强烈的个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我国具有科学艺术价值的古代民居日益受到国际文化遗产界的关注。
出处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年第2期9-12,17,共5页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Scientifi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