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伤寒论》学术思想对温病学说的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探讨《伤寒论》关于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及所做出的贡献。
作者
刘林
机构地区
安县桑枣中心卫生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6-58,共3页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理法方药
伤寒论
温病学说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顾武军.
吴鞠通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84-86.
被引量:5
2
周语平,韩维斌.
论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J]
.河南中医,2008,28(11):21-23.
被引量:12
3
梅晓萍,张淑英,郭选贤.
从《伤寒论》和温病学看卫气营血的内涵[J]
.江苏中医药,2008,40(1):19-20.
被引量:8
4
赖明生,杨禅中,陈润东,杨进.
吴鞠通对仲景养阴法的运用与发展[J]
.北京中医,2007,26(12):788-790.
被引量:4
5
张晗睿,谢婷,崔健,王庆国.
《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汤的继承和发展[J]
.中医药学报,2007,35(6):3-5.
被引量:7
6
陈卫平.
试论《伤寒论》清、下、滋三法对温病治法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2):45-47.
被引量:2
7
朱松生.
《伤寒论》对温病学的影响辨识[J]
.中医函授通讯,2000,19(2):2-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叶一萍.
叶香岩卫气营血治则浅析[J]
.中医药学刊,2006,24(1):43-44.
被引量:4
2
高权国,郭建光.
卫气营血病位探析[J]
.中医药信息,2006,23(4):3-4.
被引量:4
3
魏民.
吴鞠通三焦辨证辨析[J]
.光明中医,2007,22(1):7-9.
被引量:9
4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0,67,71-72,121,76-77,117-120,160.
5
王春.
《伤寒论》“营卫气血”证治理论初探[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8,20(4):3-5.
被引量:1
6
杨诗德.
营卫学说研讨[J]
.光明中医,1999,14(2):5-7.
被引量:10
7
徐培平,老膺荣,符林春.
《伤寒论》六经病营卫实质[J]
.陕西中医函授,2000(2):1-2.
被引量:2
8
徐培平,符林春.
六经营卫论[J]
.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0):7-8.
被引量:3
9
魏国俊.
浅析温病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J]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28(2):91-9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9
1
唐家禾,黄叶芳,黄淑洁,唐健元,谢春光.
扶正祛邪治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8):284-286.
2
姜良铎,李耀辉.
2009年中医内科学术论文巡礼[J]
.环球中医药,2010,3(1):1-9.
被引量:1
3
吕书勤,吴玲.
卫气营血辨证用于现代疾病病情判断的思考[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20-120.
被引量:3
4
李丰衣,张琳,聂为民,赵敏.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外感热病的研究进展[J]
.传染病信息,2010,23(5):303-308.
被引量:2
5
魏聪,贾振华,袁国强,吴相春,高怀林.
营卫学说历代沿革及其在“脉络-血管系统病”防治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26-28.
被引量:8
6
王蔚,杜渊,常克,吕斌,牛晨媛.
手太阴肺气证在小儿外感温热病手足太阴肺脾顺传规律过程中的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1,7(2):16-19.
7
果志霞,曹力明.
叶天士学术思想概说[J]
.河南中医,2011,31(10):1106-1108.
被引量:4
8
张华锴,郭选贤.
《温病条辨》“护阴学说”理论的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71-274.
被引量:8
9
张俭,龚虹,孔祥照.
从三焦辨证探讨脓毒症传变规律及其治疗[J]
.新中医,2013,45(8):211-213.
被引量:10
10
陈桦逸.
《伤寒论》中脾胃病证治思想研究[J]
.河北中医,2013,35(9):1411-1413.
被引量:2
1
罗元恺.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J]
.新中医,1991,23(4):16-16.
被引量:1
2
许家松.
试论方药中学术精华[J]
.中国医药学报,1997,12(6):43-46.
被引量:1
3
王强,孙立亭.
“机”、“证”辨析——与成肇智同志商榷[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5):13-15.
4
刘奇,陈靖雯,李赛美.
张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探微[J]
.新中医,2012,44(4):145-146.
被引量:4
5
孙涛.
《伤寒论》中人参的辨证使用[J]
.中医药学报,2013,41(6):7-9.
被引量:2
6
谷峰,张铁楠,赵明山.
从《内经》看五脏六腑[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257-257.
被引量:2
7
李秀.
《脾胃论》治疗肝与脾胃内在关系学术思想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5):77-78.
被引量:4
8
杨兴智,王铀,陈乐意,王曦,熊伟,郭宇,蒋远斌.
《黄帝内经》营卫初探[J]
.中医杂志,2011,52(S1):30-32.
被引量:13
9
梁秀莉.
中风病辨证施护[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5):1005-1006.
被引量:2
10
陈晶,何长远.
《黄帝内经》与“滋阴”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6):1193-1194.
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