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

Early and extensive use of stati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以及观察其的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共有67位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有41人,低剂量组有26人。低剂量组每晚给予立普妥20 mg治疗;高剂量组每晚给予立普妥80 mg治疗,以5天为观察期,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低盐低脂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首剂24小时后以及5日后的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并且监测治疗前后的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安全性相关的症状,并统计所有入选对象的不良事件。结果 (1)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顿服阿托伐他汀24 h后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均有所下降(P=0.060),C-反应蛋白下降的幅度相比:32.2%vs.42.5%(P=0.012),两组服用5 d立普妥后尿酸及C-反应蛋白较前进一步下降(P<0.001),而纤维蛋白原较前增加(P=0.259),C-反应蛋白下降的幅度相比76.3%vs.84.9%(P=0.035),纤维蛋白原增高的幅度相比37.7%vs.38.4%(P=0.700)。(2)低剂量组有3.8%的病例发生MACE,高剂量组无病例发生MACE(3.8%vs.0%,P=0.016)。低剂量组有9.6%的病例发生其他不良事件,高剂量组有1.8%的病例发生其他不良事件(9.6%vs.1.8%,P=0.004)。两组治疗前后的TC、TG、HDL均无明显改变,而LDL虽有下降,但组间无差别。(3)低剂量组中有8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5 d后ALT增高,而高剂量组中有21例(31%vs.51%,P=0.059),两组均无因ALT增高>3倍而停止试验者。两组均有患者出现肾功能的下降(尿素氮46%vs.66%,P=0.057,肌酐58%vs.77%,P=0.055),但升高均在1倍以内。两组均无他汀引起的肌病。结论 (1)ACS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清尿酸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而纤维蛋白原却有所增加。(2)ACS患者早期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住院期间的MACE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且独立于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3)大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并不会降低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以及观察其的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共有67位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有41人,低剂量组有26人。低剂量组每晚给予立普妥20 mg治疗;高剂量组每晚给予立普妥80 mg治疗,以5天为观察期,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低盐低脂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首剂24小时后以及5日后的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并且监测治疗前后的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安全性相关的症状,并统计所有入选对象的不良事件。结果 (1)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顿服阿托伐他汀24 h后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均有所下降(P=0.060),C-反应蛋白下降的幅度相比:32.2%vs.42.5%(P=0.012),两组服用5 d立普妥后尿酸及C-反应蛋白较前进一步下降(P&lt;0.001),而纤维蛋白原较前增加(P=0.259),C-反应蛋白下降的幅度相比76.3%vs.84.9%(P=0.035),纤维蛋白原增高的幅度相比37.7%vs.38.4%(P=0.700)。(2)低剂量组有3.8%的病例发生MACE,高剂量组无病例发生MACE(3.8%vs.0%,P=0.016)。低剂量组有9.6%的病例发生其他不良事件,高剂量组有1.8%的病例发生其他不良事件(9.6%vs.1.8%,P=0.004)。两组治疗前后的TC、TG、HDL均无明显改变,而LDL虽有下降,但组间无差别。(3)低剂量组中有8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5 d后ALT增高,而高剂量组中有21例(31%vs.51%,P=0.059),两组均无因ALT增高&gt;3倍而停止试验者。两组均有患者出现肾功能的下降(尿素氮46%vs.66%,P=0.057,肌酐58%vs.77%,P=0.055),但升高均在1倍以内。两组均无他汀引起的肌病。结论 (1)ACS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清尿酸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而纤维蛋白原却有所增加。(2)ACS患者早期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住院期间的MACE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且独立于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3)大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并不会降低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 朱玮 杨向军
出处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64-65,共2页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