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玉米秸秆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过程与机理 被引量:4

Liquefaction reac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cornstalk in sub/super critical cyclohexan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液化收率、研究其液化机理,该文在反应温度260~320℃、反应压力2~4.5 MPa的试验条件下,研究玉米秸秆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行为,考察反应温度、环己烷用量和反应停留时间对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环己烷量和反应时间对裂解产物的分布均有较显著的影响。温度增加,残渣和重油产率分别降低4.9%和3.34%;环己烷用量增加,残渣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反应停留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残渣产率的降低和气体、轻油产率的增加,但达到40 min以上后呈平稳的趋势。并用GC-MS分析液化产物,探讨液化产物的变化规律,证明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发生裂解液化,生成以吡喃衍生物、有机酸为主的轻油,和以酚类及其衍生物为主的重油,同时发现环己烷具有供氢重整作用,液化过程中也存在二次反应,依此建立木素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反应路径和集总产物反应网络。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液化收率、研究其液化机理,该文在反应温度260~320℃、反应压力2~4.5 MPa的试验条件下,研究玉米秸秆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行为,考察反应温度、环己烷用量和反应停留时间对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环己烷量和反应时间对裂解产物的分布均有较显著的影响。温度增加,残渣和重油产率分别降低4.9%和3.34%;环己烷用量增加,残渣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反应停留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残渣产率的降低和气体、轻油产率的增加,但达到40 min以上后呈平稳的趋势。并用GC-MS分析液化产物,探讨液化产物的变化规律,证明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发生裂解液化,生成以吡喃衍生物、有机酸为主的轻油,和以酚类及其衍生物为主的重油,同时发现环己烷具有供氢重整作用,液化过程中也存在二次反应,依此建立木素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反应路径和集总产物反应网络。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19-124,共6页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国际合作项目(2009B050700037)
关键词 秸秆 液化 环己烷 亚/超临界 反应路径 反应网络 straw liquefaction cyclohexane sub-and super-critical reaction paths reaction network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44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64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