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大类培养的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促使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作为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本科教学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此种形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就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的产生是有其必然性的,它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从刚性统一化向柔性针对式转变,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大趋势。本文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际问题层面对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大类培养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
卓奕源
刘琦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
出处
《消费导刊》
2010年第5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大类培养
意义
分类号
C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张淑敏.
按大类招生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1):53-56.
被引量:19
2
潘云鹤.
大学教改如何指向以人为本[J]
.中国高等教育,2005(3):21-22.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屈波,刘拓.
试论高校创造力教学[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30-32.
被引量:4
2
潘云鹤.
大学教改如何指向以人为本[J]
.中国高等教育,2005(3):21-22.
被引量:37
3
施芳.推行“通识教育”北大招生不再分专业[N].南国都市报,2003-10-31(5).
4
临沂.经验之塔在网络教育中的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2005,(7):36-38.
5
邹晓燕.
论创造性人才的独立性人格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00(5):14-16.
被引量:34
6
赵庆典.
对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2(1):54-5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4
1
曹广杰.
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学生评委对教改的导向探索[J]
.广东经济,2017,0(10X):175-176.
2
邹春.
合理“选”、“用”、“编”高职教材的分析[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34-35.
被引量:1
3
李利.
略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3):21-22.
被引量:1
4
黄旭东,邓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以“法律基础”为例[J]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B08):75-77.
5
童慧儿,于可红.
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44-46.
被引量:12
6
张淑敏.
按大类招生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1):53-56.
被引量:19
7
邓娟,黄旭东.
法律基础课的问题与应对[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139-140.
被引量:1
8
贺俊林,郭玉明,张淑娟,赵美香,胡娟,冯晚平.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新体系与模块化教学[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72-173.
被引量:2
9
胡青泥,高菲,王雪飞,舒宏,王殿龙.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工程图学教育改革[J]
.工程图学学报,2006,27(4):134-137.
被引量:17
10
罗秀凤.
层次与整合:论高校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与实践[J]
.铜陵学院学报,2006,5(4):115-1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谢桂红,颜洽茂,金娟琴.
强化通识教育 推进大类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8(3):71-73.
被引量:14
2
韩平,马丽丽,姚嘉.
教学型高校实施大类培养的实践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9):84-8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刘深.
广西某独立学院大类培养模式之探讨[J]
.大学教育,2019(5):155-1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黎翰璋.
浅析我国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20,0(1):105-107.
2
刘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的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分析[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2(7):132-135.
1
刘婷,严刚.
大类培养模式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
.经济视角(下),2012(5):145-146.
被引量:2
2
冷余生.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1):50-55.
被引量:136
3
赵丽华,刘景连,费重阳,张炳耀.
持证上岗 大势所趋——扫描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
.职教论坛,2002,18(1):32-35.
被引量:3
4
李薇.
大类培养模式下小组工作对大学生专业成长的作用——以长江大学社工L班团队建设小组为个案[J]
.社会工作,2010(22):55-57.
被引量:2
5
戈壁.
劳动和杜会保障部 教育部 人事部联合发文 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9(8):1-1.
6
武保平.
关于知识经济对人才要求的几点思考[J]
.滁州学院学报,1999(1):51-52.
7
李德清,杨泽祥.
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对统计人才要求的比较研究[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0,14(2):69-70.
8
邓丽红,宋艳,徐涵蕾,龚新,孟璐.
我国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及优化[J]
.才智,2014(4):15-15.
9
李海涛.
中小学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0):59-60.
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J]
.新劳动,2003(2):59-60.
消费导刊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