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历史的“观念”、“叙述”与接受反映——从大学课堂教学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分支,'中国当代文学'无疑会因其开放性而成为一门最具活力同时又最不稳定的学科。虽然,对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作者
时世平
张立群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
南开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大学课堂教学
历史情境
现代文学
文学史写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
意识形态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李杨,洪子诚.
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J]
.文学评论,2002(3):21-33.
被引量:103
共引文献
102
1
刘志峰.
现代性反思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评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4,37(3):78-80.
2
魏欣怡.
被化约的题材:戏曲现代戏的革命化趋向[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4):93-103.
被引量:2
3
杨蕾.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观的思考——从赵树理说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01-106.
4
曾令存.
当代文学史构造的一种尝试[J]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5):57-62.
被引量:1
5
李杨.
为什么关注文学史——从《问题与方法》谈当代“文学史转向”[J]
.南方文坛,2003(6):10-16.
被引量:16
6
张均.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渊源——兼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J]
.江汉论坛,2004(12):106-109.
7
张志平.
建构“‘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J]
.文艺理论研究,2005(5):62-74.
被引量:2
8
刘艳芬.
艺术价值结构新探[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6):43-46.
被引量:4
9
邵薇.
文学史的书写与流动的文学经典——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问题的若干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6(1):164-167.
被引量:3
10
鲁春梅.
被遮蔽的真实——从《平凡的世界》看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视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70-73.
同被引文献
4
1
丁琴海.
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66-72.
被引量:21
2
陈吉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8(9):74-76.
被引量:36
3
冯学民,姜云龙.
语言学概论课双语教学初探[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79-81.
被引量:8
4
孙宗禹.
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2(9):22-23.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2
1
王小梅.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7):78-79.
被引量:5
2
梁祥清.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4):215-216.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玉伟.
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6(23):85-87.
被引量:3
2
王玉竹.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13,0(4X):65-65.
3
陈磊.
探索国际化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J]
.青年文学家,2013,0(4X):169-169.
被引量:2
4
文真真.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J]
.同行,2016,0(12):154-154.
5
罗锐.
浅谈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思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5):394-394.
1
凑佳苗,陆悦(译),王晨光(图).
十五年后的回忆[J]
.岁月(推理)(下半月),2012(6):113-142.
2
韩开春.
柴呱子[J]
.散文百家,2014(2):23-25.
3
王仲平.
袁昌英对唯美主义的译介和选择性接受[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7):1-8.
被引量:1
4
黄平.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的变局[J]
.当代作家评论,2010(3):114-119.
被引量:1
5
宋亚萍.
元旦的钟声[J]
.新西藏,2015,0(1):60-60.
6
吴翰文.
沁园春·伤怀[J]
.诗词月刊,2014(8):30-31.
7
吴非.
读《天堂往事略》[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6,0(12):55-55.
8
李仲凡.
地域文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可能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1):247-249.
被引量:4
9
佘爱春.
转变教育观念 优化大学课堂教学——兼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7):77-79.
被引量:5
10
宋海珊.
厦门印象[J]
.中国统一战线,2008(1):61-62.
扬子江(评论)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