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50至70年代文学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文学批评制度的形成,是新中国的体制要求与文学势力的多样性的话语诉求和利益需要之间不断调适的结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新中国文学批评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革命政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本是共产党员加强个人道德修炼、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手段。
作者
张均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出处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代文学批评
反批评
意识形态
规训
知识分子
新中国
周扬
建国后
作家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2
1
陆地.
七十回首话当年[J]
.新文学史料,1989(4):28-41.
被引量:9
2
白榕.一种不容忽視的工作[J]人民文学,1956(10).
共引文献
8
1
王培元.
鲁艺在1942年[J]
.长城,2001,0(1):22-50.
被引量:1
2
周思辉.
卞之琳延安之行去与离的隐微因缘[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2):58-63.
被引量:1
3
彭民权.
“延安时期”高校文学系的演变及其影响[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1-79.
被引量:1
4
任雪梅.
重读陆地写于东北解放初期的短篇小说《叶红》[J]
.长江丛刊,2017(35):1-2.
5
路杨.
从创作者到工作者: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主体转换[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4):1-10.
被引量:4
6
刘贵.
“抒情”如何表达革命——论延安鲁艺学员的创作及其困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11):176-182.
被引量:2
7
李志艳,王遼.
陆地对延安文艺思想的接受[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0(3):72-79.
8
江震龙.
从精致表现自我到抒发客观实感——解放区散文家何其芳的艺术命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90-9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2
1
盛禹九.
萧也牧的悲剧[J]
.书屋,2006(11):29-31.
被引量:2
2
王秀涛.
读者背后与来信之后——对《人民文学》(1949-1966)“读者来信”的考察[J]
.扬子江(评论),2009(3):34-39.
被引量:7
3
商昌宝.
“检讨”:特殊时代的文化现象[J]
.扬子江(评论),2009(2):29-36.
被引量:1
4
李洁非.
一篇作品和一个人的命运[J]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9,0(5):113-127.
被引量:4
5
陈徒手.
汪曾祺的文革十年[J]
.读书,1998,0(11):54-63.
被引量:13
6
杨毓珉.
往事如烟——怀念故友汪曾祺[J]
.中国京剧,1997(4):36-40.
被引量:9
7
王彬彬.
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二——“城市文学的消亡与再生”——从《我们夫妇之间》到《美食家》[J]
.小说评论,2003(3):17-23.
被引量:9
8
袁成亮.
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诞生记[J]
.党史纵览,2005(2):28-33.
被引量:5
9
孙晓忠.
当代文学中的冯雪峰——以《文艺报》为中心[J]
.文学评论,2005(3):86-98.
被引量:7
10
汪曾祺.《关于(沙家浜)》,见《汪曾祺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卷,第241页.
引证文献
4
1
刘阳扬.
汪曾祺改编《沙家浜》的背后——透视当代文艺中地方权力的政治博弈[J]
.当代作家评论,2013(3):169-178.
被引量:3
2
童欣.
《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J]
.当代作家评论,2013(3):179-188.
被引量:2
3
杨联芬.
“红色经典”为什么不能炼成——以王林《腹地》为个案的研究[J]
.现代中文学刊,2015(2):4-20.
被引量:12
4
李屹.
从北平到北京:《我们夫妇之间》中的城市接管史与反思[J]
.文艺争鸣,2017(4):7-1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王琦.
“前线”意识与“在场写作”——论冀中文艺中的“世界革命”图景[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1):151-172.
2
张中良.
从《腹地》看冀中敌后抗战[J]
.抗战文化研究,2022(1):77-89.
被引量:1
3
刘郁琪,李婷.
从戏剧创作看汪曾祺文学活动的红色转向[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3):43-47.
4
徐凤秋,赵颖.
文学人民性命题的历史溯源及现实意义[J]
.学术交流,2017(7):166-172.
被引量:2
5
刘卫东.
个人亲历视野中的“抗战文艺”——以王林《抗战日记》为中心[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5):23-28.
被引量:1
6
刘贵.
从“萧也牧事件”看新的文学规范的确立[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31(3):43-47.
7
罗岗.
“人民文艺”的历史构成与现实境遇[J]
.文学评论,2018(4):13-20.
被引量:25
8
高志.
有限性、可逆性、超越性——中国当代城市小说的生产[J]
.云南社会科学,2019,0(3):178-185.
9
妥东,张丽军.
论郭澄清文学创作兼及“十七年”文学的“当代性”[J]
.当代作家评论,2019(5):46-58.
被引量:3
10
吴景祥.
从《大河奔流》到《黄河东流去》——李准的复出之路[J]
.当代文坛,2020(4):39-45.
被引量:1
1
叶延滨.
讲道说理[J]
.群言,1997,0(7):45-46.
2
郭永余.
拍马[J]
.时代风采,2002,0(5):39-39.
3
尤林.
为批评“正名”[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1):13-15.
4
巫晓燕.
“70年代文学”的民间化生存——兼论20世纪70年代知识民间的意义[J]
.文艺争鸣,2012(12):36-41.
5
潘桂珍.
关于“四十岁一代作家”的讨论述评[J]
.苏联文学,1983(5):61-65.
6
高玉.
重估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短篇小说[J]
.文艺争鸣,2016(4):42-53.
被引量:3
7
2008年总目录[J]
.粤海风,2008(6):78-79.
8
好人好梦.
话说小人[J]
.杂文选刊(中旬版),2010,0(1):46-47.
9
杨红杰.
脸红不能一阵子[J]
.政工导刊,2014(3):60-60.
10
江曾培.
“苦口良药”的异化[J]
.群言,2001,0(3):45-46.
扬子江(评论)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