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反思性教学"以来,在基础教育各学科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的是科学课程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通过对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状况的调查,通过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调查等,我深切地体会到: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作者
郭霞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08年第10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中学生
中学数学教师
反思性教学
教学实践
反思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
数学知识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乔雅丽.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的教学反思[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4(6):23-24.
被引量:6
2
王家聪.
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3(4):27-2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
1
杨巧梅.
数学解题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1):84-86.
被引量:2
2
朱晓梅.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探索[J]
.数学教学研究,2005,24(6):8-11.
被引量:6
3
曾秀云.
高职生数学元认知水平的问卷调查分析[J]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5):78-81.
被引量:5
4
黄雪燕.
高中数学“再创造”教学模式的探讨[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2):190-191.
被引量:2
5
江建国.
例说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中渗透数学史[J]
.数学教学研究,2008,27(12):21-23.
被引量:5
6
吴清平.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的新视角[J]
.福建中学数学,2009(2):27-28.
7
汪和平.
融会贯通 启迪思想——“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例与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2(5):20-23.
被引量:3
8
周龙虎.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5(12):15-18.
被引量:3
9
陈洁.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探索[J]
.新课程导学,2019,0(33):79-79.
10
唐芹.
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2):20-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樊克雨.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教学反思[J]
.新课程学习,2010(6):192-193.
1
曾小兰.
科学教材对教师的挑战及对策[J]
.科学课(小学版),2004(4):28-30.
被引量:1
2
张忠年.
如何把科学课程理念贯穿于科学课堂教学中[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68-169.
3
黎霞.
用科学课程理念搞好自然教学改革[J]
.四川教育,2002(7):34-35.
4
郭霞.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2009,0(3):6-9.
5
贾亚琴.
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科学课程理念[J]
.科学课(小学版),2002(9):11-12.
6
武小宁.
科学课教学艺术点滴[J]
.陕西教育(综合版),2008(3):51-51.
7
邢剑平.
渗透科学课程理念 促进数学文化教学——对学科整合走进课堂的思考[J]
.小学时代(教师),2010(9):93-93.
8
王毅.
初中科学学科导入新课的四大方略[J]
.成功,2007(9):80-80.
被引量:1
9
鲍骏.
生活处处有科学 科学探究不神秘——浅析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特点[J]
.科学课(小学版),2002(5):10-13.
10
朱梅富.
科学源于生活——《科学》课堂生活重建探析[J]
.网络科技时代,2008(14):34-35.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