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现状,并针对科研活动管理不规范、科研活动缺乏激励机制、教师科研素质不高等几个现实问题,提出建设学生科研活动管理机构和实施程序、引进激励机制及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等改进措施。
作者
阎小平
成旭
机构地区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出处
《市场周刊》
2008年第6期83-84,共2页
Market Weekly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科研能力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3
1
王为民,侯渡舟,罗福周,高旭阔.
管理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97-100.
被引量:11
2
王茜,衡恩良.
谈科研工作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3):243-243.
被引量:10
3
刘文明.
试谈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的建立[J]
.煤炭高等教育,1999,17(3):28-3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黄朗,周光明.
培养创新人才对教师的要求[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2):114-117.
被引量:1
2
朱杰君.
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69-72.
被引量:4
3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
4
李敏.
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J]
.新余高专学报,2000,5(1):24-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6
1
赵菊扬.
营建良好学术氛围 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55-56.
被引量:17
2
朱云章.
河南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4):19-20.
被引量:2
3
吴兴安.
七年制医学生课外科研的重要性[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B12):139-139.
被引量:3
4
赵崇峰.
加强学生科研工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温州大学学报,2006,19(3):28-31.
被引量:14
5
王智伟.
蓄冰空调毕业设计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46-49.
被引量:1
6
侯渡舟,王建设.
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 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54-57.
被引量:3
7
薛群虎,武志红,马爱琼,肖国庆,杨晓凤.
科研项目为专业技能培养搭建平台[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61-63.
被引量:1
8
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
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73-76.
被引量:21
9
张群,马千里.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109-111.
被引量:3
10
史留功.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86-8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5
1
成彩莲,张同存,王震宇,夏瑞明,朱汉荣.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2):53-55.
被引量:8
2
杨立强,邓军.
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2):5-7.
被引量:35
3
吕春燕,孟浩,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1-7.
被引量:38
4
王为民,侯渡舟,罗福周,高旭阔.
管理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97-100.
被引量:11
5
赵崇峰.
加强学生科研工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温州大学学报,2006,19(3):28-31.
被引量:14
6
费玉莲,姜波.
提高工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3):84-87.
被引量:12
7
韦原莲,杨振德,廖秋玲,彭琼,黄秀英.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B06):85-88.
被引量:13
8
杨慧贞.
论高等院校师德建设[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4):86-88.
被引量:5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edu.cn/html/e/jiaoyuguihuagangyao.htm,2010-01-18.
10
尹喜云,李鹏南.
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6):99-100.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11
1
赵凯,毕影,魏珊.
基于评分综合法的农业大学经管类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研究[J]
.高教论坛,2013(2):29-32.
被引量:2
2
郭建平,李治平.
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3):117-119.
被引量:13
3
谢彦红.
新建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探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2):23-25.
被引量:8
4
王凤芹.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4):43-44.
被引量:1
5
耿丹.
浅谈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92-93.
被引量:6
6
于文哲,刘建梅.
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学理论,2011(26):129-130.
被引量:6
7
王辉,宋春初.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3-75.
被引量:4
8
亓璇璇,周典恩.
从三个维度来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7):24-25.
被引量:9
9
王月.
科研助理制度是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平台[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1):121-123.
被引量:5
10
张俊,唐鑫生.
新时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239-240.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周松.
基于数学建模竞赛和社团提升高职学生科研素养的探究[J]
.职业教育,2023(31):28-32.
2
史惠,钱晖,许文荣.
“三全育人”背景下本科生科研立项实施新思考[J]
.试题与研究,2020(31):27-28.
被引量:1
3
赵凯,毕影,魏珊.
基于评分综合法的农业大学经管类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研究[J]
.高教论坛,2013(2):29-32.
被引量:2
4
聂紫璇,李春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思考[J]
.南方医学教育,2013(2):41-44.
5
蒋湘莲,陈七三.
期刊编辑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
.神州,2014(6):223-224.
6
丁蕊,冯宪彬,张岩,蔡丽艳.
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科研立项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4):6-7.
7
曹立幸,马媛媛,陈浩,刘洁,周婷婷.
中医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方法的思考[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4):23-24.
被引量:2
8
任一波,姜浩.
高职院校课外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现状思考[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28(3):49-52.
被引量:1
9
余琛琳,刘志学,蔡丽萍,崔淑芳.
实验动物学设计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89-91.
被引量:7
10
储开斌,朱正伟,何宝祥.
“创新梯队”模式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24.
被引量:4
1
井乐刚,王爱荣.
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探讨[J]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3):155-157.
被引量:2
2
沈丹.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初探[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6,0(11):110-111.
3
沈锋,刘名宇,綦佳.
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3(6):106-107.
被引量:3
4
刘海华.
浅议大学生科研活动指导与科研能力培养[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4):98-101.
被引量:6
5
黄睿.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分析[J]
.明日风尚,2016,0(21):220-220.
被引量:1
6
刘燕妮,莫溦.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13).
7
王茹,王玉华.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探讨[J]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3(1):53-56.
被引量:35
8
陆晗昱.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134-135.
被引量:15
9
陈林飞,葛凡,吴玲.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若干方法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204-204.
被引量:2
10
贾兆红,张燕萍.
浅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成功,2011(8):30-31.
被引量:2
市场周刊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