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为“他者”,中国的样子在改变——论好莱坞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作为日益强盛的国度,她在世界的形象正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而代表美国意识形态的好莱坞,也随之对中国的形象进行新的思考与改变。中国作为西方社会眼中的"他者",由最初公式化的"唐人街"、概念化的"功夫"和丑陋的"傅满洲"等单薄的形象,正逐渐转向多元化、生活化的华人社会和华人形象。
作者 张雷 梁玉龙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14-215,共2页 Writer Magaz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6

  • 1我的命运[J].国外文学,1998(3):121-126. 被引量:2
  • 2宋伟杰.迟到的悲歌——美国华(亚)裔英文戏剧一瞥[J].外国文学动态,1998(2):34-36. 被引量:1
  • 3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页.
  • 4[13]参见朱杰勤:<19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及处境>,载<华侨史论文集:2>,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1年版,2,4页.朱杰勒认为大批华人进入美国的时间是19世纪后期,但美国通行的说法是19世纪中期,从朱先生本人的研究数据看,也表明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是华人大批流入美国的时间.
  • 5恩格斯:<恩格斯致佐尔格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182页.
  • 6有关"赊单工制"的详细情况,参见王绵长:<历史上华侨出国的原因>,载<东南亚史论文集>,暨南大学历史系东南亚史研究室编,暨南大学科研处1980年版,49-76页.
  • 7详细资料可参见杨国标:<美国华工与中央太平洋铁路>,载<华侨史论文集:4>,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版,14-33页.
  • 8这种提法是以最早的华人自传的发表到60年代末、70年初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振兴为参照依据.
  • 9Philip P. Choy, Lorraine Dong & Marlon K. Hom, Coming Man (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 10William F. Wu, The Yellow Peril- Chinese Americans in American Fiction 1850-1940 (Archon Books, 1982).

共引文献1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