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被引量:1
摘要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术氛围的形成、构建学生人格体系。
二级参考文献7
-
1金雁.按照主体性教育要求建设高校学生社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4-6. 被引量:2
-
2段兴利,张军成,孙伟国.高校学生社团与新生的入学适应[J].甘肃社会科学,2004(5):180-182. 被引量:19
-
3焦满金.高校学生社团改革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113-113. 被引量:1
-
4李毅昂.试论公民社会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J].理论月刊,2004(12):153-155. 被引量:12
-
5柏景岚.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4(2):41-42. 被引量:12
-
6钱波.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2):42-44. 被引量:22
-
7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4(5):139-141.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66
-
1孙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的思考[J].学园,2020(33):77-78.
-
2蒋满元.财经类院校学生社团组织现状及理性发展的对策选择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55-59.
-
3张洪春,苑帅民,赵庚.探析当今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及其创新性——以高校团委管理学生社团模式为例[J].文教资料,2008(9):201-202. 被引量:13
-
4李浦豪.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载体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5):43-45. 被引量:13
-
5王丽丽.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9):160-161. 被引量:1
-
6苟小军.论高校体育社团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61-62. 被引量:2
-
7李安英,樊习英.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3):12-14. 被引量:63
-
8邓利华.研究生德育教育新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3):133-135. 被引量:3
-
9肖建昌.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2):136-138. 被引量:3
-
10王妹妹,童卫丰.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探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5):20-2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南,洪燕云.经管类专业型学生社团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6):175-176. 被引量:5
-
2卜威.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17-119. 被引量:7
-
3倪偓,王舜.基于SWOT原理对安徽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3):97-100. 被引量:2
-
4祁雪亮,高慧.高校学生社团获取商务资助问题的系统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9):116-116.
-
5章琼.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2):111-113. 被引量:16
-
6赵成鹏.高校空竹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25(6):62-67. 被引量:1
-
7朱晨欣.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0(2):182-183. 被引量:2
-
8甘英,刘阳.教育认同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探析[J].青春岁月,2013,0(5):228-230. 被引量:1
-
9赵赫,张琳,苍健.高校社团管理问题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8Z).
-
1陈慧.班主任如何构建学生良性人格体系[J].青春岁月,2011,0(16):272-273.
-
2赵鹏.议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9,0(3):105-106. 被引量:1
-
3鲍艳华.魏书生:“超语文”的教育价值[J].语文教学之友,2010(9):3-4. 被引量:1
-
4范朝阳.语文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作为终极目标[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35):76-76.
-
5鲍艳华.魏书生的“超学科”语文教育及其意义[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9):43-44. 被引量:1
-
6洪亮.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5(6):6-6. 被引量:1
-
7徐建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0(10):79-80. 被引量:1
-
8苑满霞.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0(14):6-6.
-
9林文.试论当代大学生情绪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3):139-139. 被引量:7
-
10刘伟英.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广东教育(职教),2009(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