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牧神午后前奏曲》谈印象派音乐创作技法的改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象征主义诗歌《牧神午后》意境表达的追求,促使印象派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较之前的浪漫派音乐创作有了很大的改变。诸如以旋律线条朦胧飘忽、高叠和弦的频繁使用、和声色彩的丰富、灵活多变的节奏、力度变化的细腻、织体处理的精妙、配器手法的独特等等。本文从配器、和声、节奏、旋律等方面切入,探求该作品中印象派音乐技法的改变。
作者 吴亚娟
出处 《黄河之声》 2010年第5期48-49,共2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7

  • 1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2.
  • 2彼得·斯·汉森.20世纪音乐概论(上)[M].孟宪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29.
  • 3陈国权.论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247.
  • 4[美]G·韦尔顿·马奎斯.20世纪的音乐语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29.
  • 5于苏贤.20世纪复调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95—97.
  • 6[美]保罗·亨利.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632.
  • 7次昭.音乐美学通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2.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