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其主要由目标、内容、条件和管理等体系构成。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要以符合办学定位、突出办学优势及特色为出发点。
作者
焉波
机构地区
北华大学教务处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1
耿有权.
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2):5-9.
被引量:20
2
管天球.
论经济欠发达地方性院校办学特色[J]
.中国高教研究,2004(2):21-22.
被引量:2
3
盛颂恩.
推进多样化教育 适应多样化需求[J]
.中国高等教育,2003(12):22-23.
被引量:12
4
王大中.
建设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1):1-8.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张凤莲,江丕权.
美国经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J]
.高等教育研究,1994,15(1):96-99.
被引量:20
2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9.
3
转引自樊浩著.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3~54.
4
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科教兴国动员令[M].北京出版社,1998.1~5.
5
穆义生.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创办条件论析[J]
.中国电力教育,1994(2):5-8.
被引量:22
6
张宝贵.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4):68-73.
被引量:28
7
胡建华.
大学办学个性化的内涵、必要性及条件[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1):68-70.
被引量:24
8
袁祖望.
名牌大学的基本特征与成长条件[J]
.江苏高教,2001(3):42-45.
被引量:12
9
丁学良.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3):4-9.
被引量:135
10
王英杰.
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7):1-8.
被引量:92
共引文献
67
1
党亚茹.
基于弱势高校发展的学术基准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297-300.
被引量:1
2
周川,沙涛,向峥嵘,陈庆伟.
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S2):147-148.
被引量:9
3
党亚茹.
弱势高校发展的学术评价基准研究[J]
.评价与管理,2003,1(2):18-24.
4
何仁龙,朱军文,潘艺林,马晓娜.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与反思[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2):23-26.
被引量:11
5
霍震,刘群红.
试论研究性学习[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0-32.
6
叶佩青,刘莉,吴志军,季林红.
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22-24.
被引量:41
7
伍红林.
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因与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52-56.
被引量:7
8
郑永平,党小梅,吴荫方,孟宪飞.
研究型大学的专利工作与学校的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64-68.
被引量:8
9
孙萍茹,贾俊菊,王秀梅.
关于研究型大学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04(4):27-29.
被引量:1
10
张丽.
新的教育质量观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78-8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2
1
赵良庆,蔡敬民,魏朱宝.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9-80.
被引量:78
2
李亚明.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探讨[J]
.思想战线,2009,35(S1):125-126.
被引量:3
3
黄江丽.
工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6):33-35.
被引量:6
4
洪林,王爱军.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5-8.
被引量:164
5
单亚萍,毛一平.
对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76-377.
被引量:16
6
刘国荣,秦祖泽,黄俊伟,俞贵邦,汪建华.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性及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4(12):39-41.
被引量:59
7
陈小虎,屈华昌,邵波.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58-60.
被引量:138
8
陶岩平.
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J]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1):49-51.
被引量:37
9
王琼芝.
合作学习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140-142.
被引量:12
10
约阿辛姆·明希(Joachim Muench),赵志群.
对部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查与评估报告[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7):21-2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7
1
赵莹,孟祥,周维芳.
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科技信息,2011(3):197-197.
2
李会雅,薛文玲,王竹毅.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48-49.
被引量:4
3
陈春.
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
.教育探索,2014(1):70-71.
被引量:7
4
张晓宇.
一种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4):88-91.
被引量:7
5
蔡志奇.
近20年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综述与展望[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4):31-35.
被引量:7
6
徐猛,严家高.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山东体育学院为例[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6):125-130.
被引量:15
7
梅玉琪.
高校“三位一体”实践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7):159-16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刘睿,李春波.
地方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
.文山学院学报,2020(4):97-102.
被引量:1
2
马士明,吕风杰.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140-141.
3
余燕平,贾波,杨晓东,林丽莉.
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167-169.
被引量:18
4
彭利标,马严,官学斌.
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J]
.职业时空,2014,10(6):72-75.
5
赵春蕾.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4):113-115.
被引量:4
6
李俊霞,刘伟.
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11):131-133.
被引量:19
7
董蕴华,郑先锋,张新成.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3(4):30-33.
被引量:4
8
李卓隽,李明珠.
浅释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项目——以《汉语教程》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5,0(6):179-179.
9
陆安山,梁韶华,张晓培.
基于模块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5(9):91-93.
被引量:10
10
初天天,冯颖,陈锐.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商,2016,0(10):34-34.
1
孔德根.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08(6):140-141.
被引量:8
2
殷朝宏.
良好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保障[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4):307-307.
3
刘咏.
办学特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12.
被引量:7
4
郑礼.
高等学校: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20(6):18-20.
5
郑超美.
关于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14(6):58-60.
6
李子臣.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5(1):63-67.
被引量:1
7
李颖.
提高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
.科技信息,2011(7).
被引量:1
8
黄仁贤.
充分发挥城镇单设初中的办学优势[J]
.四川教育,1994(10):18-18.
9
殷晓琼.
开心教育:乐学课堂的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2016,0(5):49-49.
10
周方和,王一安.
发挥我院办学优势以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21(2):4-7.
被引量: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