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公诉预查制度的法律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庭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相对弱化了法官在庭审活动中的调查权,强化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作为控辩双方争议焦点的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但长期以来,在侦查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公安机关所收集的证据往往达到不能达到庭审证案的要求。为保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地收集、固定证据,确保有效地指控犯罪,笔者认为建立公诉预查制度。
作者
陈慧芳
机构地区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魅力中国》
2009年第36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公安机关
公诉权
检察机关
法律基础
庭审方式
检察引导侦查
犯罪嫌疑人
收集证据
侦查监督权
诉讼制度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陈国庆 ,陈卫东 ,陈泽宪 ,谢鹏程 ,武延平 ,陈兴良 ,但伟 ,黄京平 ,宋英辉 ,徐鹤喃 ,王新环 ,向少良 ,樊崇义 ,种松志 .
“检察指导侦查”研讨会观点摘编[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5):99-112.
被引量:17
2
李和仁,王治国.
引导侦查取证:周口的实践与理论碰撞[J]
.人民检察,2002(8):38-40.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冯仁强.
政治文明建设与检察制度改革——以检察权内容为中心[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4):104-109.
被引量:5
2
邵达民,王伟.
试论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J]
.河北法学,2006,24(4):88-90.
被引量:12
3
冯仁强.
法律监督职能的强化[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2):47-53.
被引量:5
4
苗永前.
检警关系的本土重塑——架构检察指导侦查制度[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22(9):82-85.
被引量:3
5
刘善军,邵健儿.
捕诉引导侦查机制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4):52-57.
被引量:5
6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张铁英.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问题研究[J]
.河北法学,2009,27(3):177-183.
被引量:18
7
吴琦东.
律师法修改与侦查工作思路的调整[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48-151.
被引量:1
8
刘强.
对“检警一体化”模式的本土化反思[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5):23-27.
被引量:1
9
王晓霞.
论加强对侦查权的法律监督——以司法规律为视角[J]
.法治研究,2010(9):101-10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5
1
朱珊珊.
检察机关与监察机关职务犯罪追诉衔接机制探究[J]
.现代法治研究,2019(3):59-67.
被引量:2
2
马德约.
死刑案件公诉引导侦查取证问题探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15-118.
被引量:1
3
周炳亮,黄楚元.
我国警检关系调整初探[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4):81-83.
被引量:1
4
邵达民,王伟.
试论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J]
.河北法学,2006,24(4):88-90.
被引量:12
5
郭嗣彦,许娟.
检察引导侦查的价值评价[J]
.甘肃社会科学,2008(3):135-138.
被引量:3
6
刘善军,邵健儿.
捕诉引导侦查机制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4):52-57.
被引量:5
7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张铁英.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问题研究[J]
.河北法学,2009,27(3):177-183.
被引量:18
8
吴琦东.
律师法修改与侦查工作思路的调整[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48-151.
被引量:1
9
余才忠,陈慧芳,房佳菊.
检警关系重塑视角下的公诉预查制度[J]
.法治研究,2009(11):91-95.
被引量:2
10
余才忠,陈慧芳.
警检关系的重构与公诉预查制度的构建[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4):38-42.
被引量:1
1
余才忠,陈慧芳.
检警关系的重构与公诉预查制度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5):57-58.
2
余才忠,陈慧芳.
警检关系的重构与公诉预查制度的构建[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4):38-42.
被引量:1
3
余才忠,陈慧芳,房佳菊.
检警关系重塑视角下的公诉预查制度[J]
.法治研究,2009(11):91-95.
被引量:2
4
杨迎泽,孙锐.
以审判为中心与刑事证明理论体系的重构[J]
.中国检察官,2016(3):9-11.
被引量:1
5
尔虹霞.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J]
.天津检察,2015,0(3):68-69.
6
王楠.
论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利与弊[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2):116-118.
7
叶青.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之若干思考[J]
.法学,2015(7):3-10.
被引量:94
8
王亚明.
判前羁押问题探析[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2):59-62.
9
周虹.
浅析证人出庭作证对公诉工作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114-115.
10
乔旭丽.
论我国刑事侦查权之法律规制[J]
.克拉玛依学刊,2010,13(5):48-48.
魅力中国
2009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