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
李君
曾中文
宋峥嵘
机构地区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素质
现状
成因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冯菊香.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0(3):69-70.
被引量:7
2
李苏英.
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14-17.
被引量:16
3
卢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被引量:8
4
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
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3):60-62.
被引量:14
5
李剑富,曾卫明,郭金丰.
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J]
.农村经济,2005(1):116-119.
被引量:13
6
李水山.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3(15):6-9.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剑富,曾卫明,郭金丰.
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J]
.农村经济,2005(1):116-119.
被引量:13
2
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
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3):60-62.
被引量:14
3
姚献华,丁文恩.
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05(7):49-50.
被引量:13
4
梁兴英,鹿春芳.
农民知识化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J]
.理论前沿,2006(5):27-28.
被引量:3
5
杨玉璞 程恒.驻马店-劳务输出新天地[N].河南日报,2003-10-8.
6
万宝瑞.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N].人民日报,2003-12-21(7).
7
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
8
李双海,徐宏玲.
国内外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比较[J]
.农业与技术,2002,22(5):58-61.
被引量:5
9
陆建飞,葛家颖,金旭辉.
沿海发达地区不同文化水平农民群体对农业技术的反应——对江苏省15县(市)286位农民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农村经济,2002(11):61-64.
被引量:9
10
余慧星.
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30-3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76
1
陈云飞,冯中朝,杜为公,陈会玲.
土地规模经营影响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机理——以湖北、四川等5省1034户种植农户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2):199-211.
被引量:13
2
王军磊.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困境及变革之路[J]
.广东经济,2017,0(10X):3-4.
3
郝达斌,屈学书.
“股田制”与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S1).
4
林毅.
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73-74.
被引量:1
5
刘一彬.
关于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9-61.
被引量:3
6
姚晓荣.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障碍及对策[J]
.甘肃社会科学,2004(4):114-116.
被引量:12
7
罗祖兵.
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04(10):5-8.
被引量:51
8
范俊彦.
“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8-9.
9
李剑富,郭金丰.
农民素质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5(6):89-92.
被引量:11
10
陈强,张凤羽,杨芳.
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
.兰州学刊,2005(4):238-24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4
1
李国杰,杨印山,马彦令,张玉龙.
新型农民科技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模式与运行机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83-487.
被引量:3
2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正式启动[J]
.科协论坛,1999,0(11):48-48.
被引量:1
3
张津波.
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J]
.理论导刊,2004(12):38-40.
被引量:6
4
李晓华,南小康.
咸阳市耕地后备资源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182-185.
被引量:10
5
卢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被引量:8
6
王全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08-210.
被引量:4
7
黄国清,马园园,刘彩云.
农村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0S):190-191.
被引量:5
8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9(1):1-6.
被引量:17
9
胡金谊.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140-142.
被引量:7
10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与未来战略构想[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9.
引证文献
5
1
仇文利,顾馨梅,杨呈胜.
实现思维与实践创新 有效提高农民素质——从优化农民队伍结构角度分析[J]
.农业经济,2008(11):81-82.
被引量:1
2
雷寒冰,陈晓卫.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学理论,2013(35):51-52.
被引量:1
3
向丽红,刘福军.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4133-14136.
被引量:1
4
朱亚东,杨宁生.
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4):5-9.
被引量:4
5
窦玲玲,高源,晁旭阳,李嘉栋,王磊,任强强,刘甜甜,樊林.
石桥镇农业生态环境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36(2):64-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仇文利.
江苏省农村发展现状区域对比分析及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15-12718.
被引量:1
2
李志.
健康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2015(6):109-110.
被引量:3
3
孟淑珍.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街道经济发展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7(4):4-5.
被引量:1
4
谢素艳.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探讨大连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J]
.农业经济,2017(5):64-66.
被引量:3
5
王昊.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138-138.
被引量:1
6
刘东云.
城镇化发展视角下街道经济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8,0(4):10-11.
被引量:2
7
蒋羽宁,黄静晗.
乡村振兴的内涵、困境与进路探析——基于自然与文化融合的视角[J]
.台湾农业探索,2022(3):27-31.
8
邢倩云.
金属矿山开采中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24(11):124-126.
1
孙玲玲.
坚持科学发展 搞好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J]
.商场现代化,2011(34):80-81.
2
智勇,徐云喜.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市场,2009(26):10-11.
被引量:5
3
夏丽兰.
新形势下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国市场,2016(21):257-258.
被引量:7
4
程抱林.
对当前特种养殖业的思考[J]
.养殖与饲料,2002,1(6):52-52.
5
吕慧.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J]
.现代商业,2016(35):191-192.
被引量:3
6
黄培诚.
奉节县村民自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新重庆,2006(6):37-39.
7
赵荣山.
浅谈发展棉花生产的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1994,0(2):54-55.
8
贾晓.
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战略[J]
.山西农经,2016(8):113-114.
9
何惠林.
农业综合开发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省郴州市11个县(市、区)的调查[J]
.经济师,2004(1):291-291.
10
温常贵.
论制约地质找矿取得突破的主观因素与对策[J]
.华北国土资源,2014(5):98-98.
消费导刊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