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花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8-206,178,共10页
Flower City
参考文献3
-
1万燕.解构的“典故”——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新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3):50-55. 被引量:15
-
2(美)谭恩美(AmyTan)著,程乃珊,贺培华,严映薇译.喜福会[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3(美)约瑟芬·多诺万(JosephineDonovan)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共引文献14
-
1周引莉.论王安忆对古典诗词的借鉴[J].当代文坛,2005(2):39-41.
-
2毛三艳.论《长恨歌》中的女性关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12):18-20. 被引量:4
-
3黄嫣.一样的红颜薄命,不一样的悲剧色彩——评王安忆的《长恨歌》[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63-65. 被引量:2
-
4曹爱华,何月.由具体化走向抽象化——试论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语言[J].中国市场,2007(5):186-188. 被引量:1
-
5刘福珍,蔡勤.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的悲剧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15-16.
-
6高虹.“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论王安忆小说中独特的历史观[J].前沿,2010(4):143-146. 被引量:3
-
7张冀.论《长恨歌》的叙事策略与海派承传[J].文学评论,2010(6):62-68. 被引量:4
-
8董蕾.从《桃之夭夭》看王安忆小说精神的内在转变[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85-89.
-
9王晓芳.找寻久远的记忆──从《长恨歌》看王安忆和张爱玲的相似性[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1):85-88.
-
10刘琦.一首充满古典悲情的生命绝唱——评蒋韵小说《妹妹上花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4):78-80.
同被引文献5
-
1宋红娟.两种情感概念:涂尔干与柏格森的情感理论比较——兼论二者对情感人类学的启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2-116. 被引量:11
-
2兰宇.七夕乞巧与中国刺绣及民间女红[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5(1):46-51. 被引量:2
-
3高燕,王国栋.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性”基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1):68-75. 被引量:5
-
4胡平,徐莹,徐迩嘉.从心理空间生产看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4):19-24. 被引量:42
-
5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20年[J].广西民族研究,2003(2):90-94. 被引量:26
-
1刘心莲.论美国华裔女性写作中的声音政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3):36-39. 被引量:1
-
2王晓华.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3):5-5.
-
3林丹娅,周师师.新移民华文女性写作现象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6(1):45-53. 被引量:1
-
4陆孝峰.后现代语境下女性生存的图景——评湖州女作家潘无依的小说创作[J].文艺争鸣,2009(3):139-141. 被引量:1
-
5全朝阳.大众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审美流向分析[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2):87-90.
-
6杨玉珍.论《美杜莎的笑声》及“身体写作”的文化悖论[J].文教资料,2009(35):26-28. 被引量:1
-
7肖薇.文化身份与边缘书写——从华裔女作家看华人写作的特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3-136. 被引量:5
-
8齐红.女性:作为“他者”的存在——“50后”女作家的女性书写及历史意味[J].当代文坛,2009(2):70-73. 被引量:2
-
9金莉.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J].美国研究,2009,23(1):62-79. 被引量:63
-
10穆杨.女性话语的身体性[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2):99-10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