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引导质疑 探索结论——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学生学习知识可以是接受式的,也可以是探索式的,前者重在培养继承型人才,后者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的积累,着眼于知识的结论,而创新教育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地掌握这个结论产生的过程。下面就"引导质疑,探索结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略加探讨。一、巧质疑激发探索兴趣兴趣是探索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尽量挖掘教材本身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鼓励他们以探索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1.抓关键内容质疑。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章节。抓住这些内容设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文章、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在文章含义深刻处设问。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含义很深,透过其表面所描写的现象,可以体会到蕴含其中的本意。《别了,我爱的中国》在写了作者看到帝国主义军舰后,又写了"两岸是黄土和青草……"这段描写是作者离开国土的途中看到的景物,抒发了"恨"和"爱"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为了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两岸"二字提出问题:"两岸"二字平平常常,你们从中看出什么?同学们仔细品味发现,"两岸"
作者 沈立
出处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57-158,共2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8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