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理解、研究和发展
出处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1期79-82,共4页
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39
-
1白刚.从形态纷争到目标趋同──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种理解[J].长白学刊,2002(1):44-49. 被引量:2
-
2苏亚菲,苏志宏.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性——兼与郝立忠先生商榷[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20(4):1-5.
-
3周志山.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2(2):18-22. 被引量:9
-
4白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2):32-35.
-
5文国伟.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探讨[J].探索,2005(3):149-154. 被引量:2
-
6张荣艳,白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5(4):46-49.
-
7潘惠香,陶武豪.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视野,2006(2):52-54. 被引量:1
-
8赵伟鹏,马东升,汤先钊.东芝Asteion CT维修1例[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3):88-88. 被引量:2
-
9王翔,张苏艳(摄).李全林副省长在全省纺织行业工作会议上强调 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步伐[J].江苏纺织,2006(07A):6-6.
-
10乔翔.近年来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问题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7(1):34-37. 被引量:1
-
1欧阳康.以真正哲学的方式研究和发展哲学[J].江汉论坛,1998(8):43-47.
-
2岳海峰.哲学观刍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18(4):78-80.
-
3王荣祥.黑格尔的真理观[J].理论界,2009(2):110-111. 被引量:1
-
4韩树英.艾思奇与第一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J].理论视野,2008(2):51-54. 被引量:6
-
5宋平.极其可贵的精神[J].哲学研究,1996(6):3-4.
-
6曾庆发.对社会历史领域跨越发展问题的再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19-22.
-
7宗占林.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新论[J].求是学刊,1994,21(1):36-38. 被引量:1
-
8黎德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拓性文稿[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50(2):10-10.
-
9魏博辉.哲学语言与日常语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3):33-38. 被引量:2
-
10欧阳娟.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