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包含着声乐的源流。音乐起源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又是声乐。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解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直到歌唱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
作者
陈君凡
机构地区
湖南常德师范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4期58-59,共2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中国古代
古代民族
古歌
音乐形式
中国民族音乐
萌芽
歌曲
时代
战国时期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1
乔建中.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3-9.
被引量:72
2
杨曙光.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
.中国音乐,1997(3):67-69.
被引量:13
3
丁雅贤.
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的探讨(提纲)[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7,5(2):7-14.
被引量:6
4
王素兰.
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并存──兼论民族声乐学派的建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8-61.
被引量:4
5
陈君凡.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2,0(5):42-44.
被引量:2
6
彭丹雄.
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2):100-102.
被引量:11
7
朱默涵.
走进21世纪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综述[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23(3):71-72.
被引量:4
8
郭克俭.
融合与互补——当下民族声乐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J]
.人民音乐(评论),2006(1):55-60.
被引量:25
9
刘辉.
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
.中国音乐,2006(1):122-127.
被引量:55
10
宋淑红.
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田野工作”[J]
.人民音乐,2008(3):66-6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杨子.
略论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J]
.黄河之声,2012(2):64-65.
2
吴丽霞.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J]
.芒种,2012(19):197-198.
被引量:1
3
程亚旭.
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研究[J]
.北方音乐,2013,33(10):150-150.
4
李金柱.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起源与形成[J]
.艺术教育,2014(8):63-63.
被引量:1
5
黄凰.
田野工作在当代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民族声乐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14,34(12):239-242.
被引量:1
6
樊凤龙.
田野工作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重要价值[J]
.江西社会科学,2015,35(12):240-243.
7
赵青.
从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谈声乐今后的创新发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4):154-154.
被引量:1
8
武静.
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探讨[J]
.青春岁月,2018(11):26-26.
9
张蓉.
民族声乐中情感的重要性[J]
.音乐大观,2014,0(12):111-1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孔思薇.
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研究[J]
.芒种(下半月),2018,0(1):105-106.
2
陈洁.
民族声乐唱法类型与特点[J]
.黄河之声,2019(15):43-44.
被引量:4
3
刘婷婷.
民族传统继承在声乐教学中的体现——由小学声乐教学引发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6(5):104-105.
被引量:2
4
于欢,贺琳娜.
中国声乐艺术当中的民族性以及世界传播性探究[J]
.中国文艺家,2018(12):128-128.
1
赵德生.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6-127.
被引量:3
2
杨洛.
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声乐艺术[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109-110.
被引量:4
3
吴惠敏.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进程与发展[J]
.歌海,2008(3):28-29.
被引量:2
4
杨文龙.
追求舞台灯光的最佳效果[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0(2):40-40.
5
张平.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蠡测——兼及民族唱法溯源[J]
.文艺理论研究,2001(1):21-26.
6
高勤学.
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性[J]
.大舞台,2013(5):237-238.
被引量:1
7
汪琦.
古歌时代声乐艺术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启示[J]
.艺术评论,2009(5):86-88.
被引量:2
8
百灵.
我国古代民歌艺术探论——兼论古齐民歌[J]
.戏剧丛刊,2002(1):62-62.
9
幺幼力,张旭东.
中国传统声乐的咬字吐字理论及应用[J]
.艺术教育,2005(5):87-87.
10
张红霞.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借鉴与继承[J]
.歌海,2011(1):57-58.
被引量:3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