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广东木鱼歌初探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木鱼——本为佛徒诵真经、唱宝卷时必备之乐器,和尚化缘也常常敲击木鱼。李汉枢在《粤调说唱民歌沿革》里说:"‘木鱼’这一名字,颇堪耐人寻味。相传和尚、尼姑们把宝卷传唱至粤,初期形式尚属简单,每唱‘唱落花’虽不一定要乐器伴之,惟是他们随身的家伙,倒有一个木鱼。于是边敲边唱‘随物赞祝’(歌名),其唱法与粤曲的‘流水南音’极相似,久而久之,木鱼便成了说唱的标志;同时,既不是念经,也不是歌咏,故而无以名之,只有大家称之为‘唱木鱼’了。"尔后,"唱木鱼"逐步完善,形成以粤语方言演唱的"木鱼歌",也演变为粤曲的曲牌之一。其唱段长短不等,并无体制所限,风格雅俗共存。唱通俗故事称为"龙舟";唱《天雨花》、《笔生花》一类的叙事诗体系,称为"南音",而"木鱼歌"乃二者的统称。据查,木鱼歌是由广东"粤风"(粤调系列)中的"短调踏歌"发展而来。早期较著名的"粤风"有歌有调,抒情明快而不直露,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有情人在表痴心";"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哪见风吹花上枝";"画船起离三江口,只为无风浪来迟,月明张网船头撒,情人水上诉相思。"以上曲词,均为使人回味之作。尔后,"短调踏歌"在曲文上开始衍生出有情节、有品味的演唱故事;"短调踏歌"的另一支则演化为长篇叙事的诗体称之为"南音"。
作者 何觉
出处 《南国红豆》 2002年第2期23-23,共1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