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性、后现代性中互渗的文化问题——丁帆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当下文化语境及其生成问: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更加明显。您认为,应如何估量“全球一体化”对中国文化语境的影响?答:中国在文化体制没有突变的情况下,能够如此迅速地与世界文化对接,如此深刻地融汇于西方文化,与当前社会机制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经济的市场化带来了更深刻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入侵,中国人的生活观念、思想观念。
作者
傅元峰
出处
《黄河》
2002年第5期151-155,共5页
关键词
后现代性
中国文化现代性
文化问题
文化语境
中国知识分子
互渗
思想观念
社会机制
启蒙
全球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1
丁帆.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J]
.文学评论,2001(3):18-27.
被引量:55
2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8卷,第88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
丁帆,黄轶.《以文化批判者的独立精神面对历史和未来》,《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文本分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丁帆.
八十年代:文学思潮中启蒙与反启蒙的再思考[J]
.当代作家评论,2010(1):4-18.
被引量:24
7
丁帆.
不可忽视的官僚资产阶级形象描写——20世纪两次资本主义语境中的文学状况[J]
.南方文坛,1999(1):26-28.
被引量:2
8
丁帆.
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前瞻[J]
.江海学刊,2002(3):187-19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
1
梁鸿.
丁帆:“历史-美学”批评及其启蒙性[J]
.当代作家评论,2010(1):29-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桂璐璐.
乡土小说研究的四个策略——评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35-37.
2
李耀鹏,孟繁华.
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评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J]
.文艺争鸣,2022(4):143-150.
被引量:1
1
魏亚娟.
论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6):72-73.
被引量:1
2
韩露.
论中国文化现代性[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17(8):86-88.
3
吉献忠.
民族性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现代性追求[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3):60-62.
被引量:1
4
张丽,高鸣.
中国文化现代性的选择路径[J]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86-89.
5
张群.
南京“老字号”又有新作[J]
.华人时刊,2015,0(3):69-69.
6
陶家俊.
文化转化与文化认同——兼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认知重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6):86-91.
被引量:5
7
吴士余.
寻找文化对接——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J]
.书城,2003,0(5):94-96.
8
张谨.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分析及解决途径[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76-80.
被引量:8
9
王志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会议综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2):279-286.
10
蔡雪媛,化秋平,李红花.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文化对接[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3):12-15.
被引量:1
黄河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