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器采集血小板最低界值的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全国各地针对机器采集血小板采集前外周血小板计数多少为宜尚未有一个明确标准。为探讨此问题,笔者通过工作实践,探索出机采前,外周血小板计数比较理想的界定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者选择 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体检标准,肝、脾功能正常,无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无过敏史。
作者
吴振军
赵林
李蓓
于琦
机构地区
青岛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
出处
《青岛医药卫生》
2001年第5期395-396,共2页
Qingdao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机器采集
供血者
界值
献血反应
血小板数
外周血
机采前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中心血站
分类号
R457 [医药卫生—治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江朝富,陈会友.
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12-13.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0
1
刘洪莉,吴征,王锐,蔡莉.
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因素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3(4):22-23.
被引量:2
2
孙斌,石安平.
9例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71-72.
被引量:4
3
仇铭华.
机采血小板的采集与质量研究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58-262.
被引量:44
4
张晓丽,张玉红.
机采血小板过程中避免白细胞混入的体会[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1):51-52.
5
杨夏,白旭华,施建平.
血站机采血小板的全面质量管理[J]
.新疆医学,2007,37(2):162-164.
被引量:4
6
刘嫦瑛,罗晓娟,王建利,刘亚军,李蔚,高袆,阴伟.
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0):790-791.
被引量:11
7
高加良,文远蓉,习燕,冯瑾,邱蕙英,付超,白文光.
成都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分布情况调查[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1):989-991.
8
何晓露.
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65-267.
被引量:4
9
王清,余舟芬,陈海燕.
机采血小板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和体会[J]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91-792.
被引量:3
10
贺生梅.
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
.中外医疗,2013,32(23):148-14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刘军,陆宽正,刘静,金宗骧.
供者血细胞比容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计数和收集效率的影响[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4):277-277.
被引量:2
2
仇铭华,刘言训,马衍辉,张知言.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综合筛选指标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4):305-307.
被引量:12
3
许友山,陈宇,郭永芳.
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的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1):53-54.
被引量:4
4
许友山,王亚菊,王键,张海明,夏卫.
机采血小板收集量与几项影响指标相关性的探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1):75-76.
被引量:7
5
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远程教育教材补充教材.,2002:7.
引证文献
1
1
牛慧佳.
献血者血常规指标及生理状况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432-14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霍俊梅,安瑞峰,吕佩,王巧莲.
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10):2748-2749.
被引量:2
1
金琼华,任念芳,马艳焱,陶小娟.
机采血小板者采前与采后血小板计数观察[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4(3):56-56.
被引量:3
2
杨志成,冯祖伟,李天佑,丁玉江.
机采血浆中血浆蛋白浓度变化的观察[J]
.中国输血杂志,1999,12(2):110-111.
被引量:1
3
倪永琴.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929-1930.
被引量:2
4
高东英,许秀兰,杨海平,高波,赵海燕.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机采血小板数的方法[J]
.中国输血杂志,1999,12(3):176-177.
5
陈素珍.
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筛查对采集血小板质量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1):1284-1284.
6
林绮文,陈锦艳,朱晓梅,刘诗,黄建华,张婷.
相隔两周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外周血常规变化[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7):807-808.
被引量:8
7
洪缨,郑碧华,刘桂然.
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01,14(5):308-308.
被引量:34
8
张岳珍.
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研究[J]
.现代养生,2014(12):46-46.
9
杨兴文,余仲荣,刁文卿.
献血反应198例原因分析[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24(2):179-180.
10
捐献机采血小板对健康有影响吗?可多长时间进行一次?[J]
.健康必读,2008(10):9-9.
青岛医药卫生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