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6年深秋的一天,一个20多岁、面容消瘦清峻、身穿一袭长衫的青年人,在家乡良渚的田野里踽踽独步。他在地上寻找着什么,捡起一片碎瓷,翻来覆去看看,随手丢掉了;捡起一块石头,摩挲一阵,又弃在地上。后来,他来到了一个快干涸的狭长的池塘,从湿泥地抠出几片与黑泥差不多的黑陶片。这时,脸上露出了期待已久的会心微笑。 这个青年叫施昕更,在西湖博物馆就职。他在馆长董聿茂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后几次对那个狭长的泥塘进行挖掘考古。1938年,他的考古报告《良渚》问世。由此,推出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发现——良渚文化。 八十年代以后,全国考古界权威人士聚首北京,回首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时,都不约而同地多次把目光“聚焦”在良渚文化上。良渚文化的反山基地和瑶山祭坛与墓葬复合遗址,莫角山遗址,瓶窟江观山大型祭坛遗址,这3次发掘连续被评为全国当年考古新发现之一,在全国考古界是绝无仅有的。北大考古系主任严文明教授断言:“中华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题词: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出处
《运输经理世界》
2000年第9期30-31,共2页
Transport Business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