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1999年第2期77-78,共2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5
-
1谭梅,杨卫辉,杨玫.关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6(12):79-81. 被引量:3
-
2秦福利,蔡亮.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2):14-16. 被引量:2
-
3温景文,蒋锦标,刘瑞军,于长东,刘桂荣,王少嫒.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9(3):77-81. 被引量:4
-
4姜启军,徐莉兰.学分制与教学管理──教育思想大讨论引发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999(2):31-33. 被引量:7
-
5曲正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制度解答[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18-22. 被引量:32
-
6李名梁,谢勇旗.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认识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8-60. 被引量:53
-
7李福华,刘云.论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3):77-82. 被引量:20
-
8锁冠侠.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1):24-25. 被引量:3
-
9黄保德,李桂霞,钟建珍.关于新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9):35-36. 被引量:4
-
10王明伦.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6):5-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4
-
1邹良栋,王晓临.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之我见[J].辽宁高职学报,2000,2(4):9-10. 被引量:1
-
2虞晓东,李建伟.近10年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0,30(9):35-37. 被引量:8
-
3虞晓东,李建伟.近10年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31):41-44. 被引量:8
-
4苏荟,周勤.改革开放40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6):14-2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刘泽勇.职教实行学分制初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56-58. 被引量:1
-
2胥大男.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1,30(15):306-307. 被引量:2
-
3马晓晴.2010年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8):26-30. 被引量:14
-
4林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2(5):32-33.
-
5王育仁.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新办高职办学定位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2(5):10-12.
-
6董萃.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探析[J].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2):46-49.
-
7董萃.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探析[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3):10-11.
-
8吴海平,李士森.区域经济发展下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27(7):130-131. 被引量:2
-
9刘仁有.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33):236-237.
-
10董萃.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0(2):14-15. 被引量:1
-
1赵宏强.高等专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探析[J].上海高教研究,1998,18(4):28-31. 被引量:2
-
2邱坤荣.开创高等专科教育的新特色[J].上海高教研究,1992(1):43-45.
-
3刘万东.关于高等专科教育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1999(2):28-29. 被引量:1
-
4陈美端.改革高专教育模式,培养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3):53-55.
-
5张铁军,孟繁铎,孙莉.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教育的模式及实践[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2(2):67-68. 被引量:3
-
6谢北立.挑战和机遇——论新环境下的旅游高等专科教育[J].旅游论坛,1999,18(S2):119-122.
-
7李亚青.高等专科教育的改革方向[J].科技导报,1999,17(5):17-19. 被引量:5
-
8刘万东.关于当前高等专科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1):16-18. 被引量:1
-
9王智祥,柏伟,江鸣.面向21世纪我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0,5(4):46-48.
-
10杨新春.深化高等专科教育改章的几个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1998(4):136-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