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2-34,共3页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2
-
1伍建国.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涵义的体会.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EB/OL],2011-12-16.http:/Av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216114548921&cata-id=N195.
-
2周昀.转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5).
-
1朱宝信.论人的有限度的创造历史活动[J].长白学刊,1998(1):25-28.
-
2贾明.自由创造与美——也谈“美的规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4):34-38. 被引量:2
-
3刘坚.浅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哲学根源及时代特征[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2):107-108.
-
4杨昌才.转化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4):129-129.
-
5李孺义.“苟不至德,至道不凝”——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何以可能[J].学习与实践,2007(9):148-154.
-
6吴晓东.假象只是掩盖本质并非表现本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1):72-73. 被引量:1
-
7钱昌照,余翼飞.康德伦理学与当代社会[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100-103. 被引量:1
-
8卢永新,李国华.浅议萨特与康德的道德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17-20.
-
9胡潇.论阐释中的实践理念[J].湖湘论坛,1999,12(5):52-54.
-
10吕世荣,谭培文.“利益”研究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4-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