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巨尾桉人工林蓄积量几种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长泰县岩溪国有林场凤山工区巨尾桉引种试验林设立面积为0.7hm^2的标准地,以全林实测法(皆伐林分蓄积量)为基础,对林分平均木法、径阶平均木法、相对生长关系法进行系统比较,以期提供一种精度较高的林分蓄积量调查方法。
作者
吴强
机构地区
漳州市林业局
出处
《林业勘察设计》
1999年第1期8-10,共3页
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
关键词
巨尾桉人工林
蓄积量测定法
全林实测法
林分平均木法
径阶平均木法
相对生长关系法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8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6
1
梁理勇.
雷州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林分蓄积量与胸径树高密度及其之间关系的探讨[J]
.广东林业科技,2004,20(3):25-27.
被引量:6
2
李炳凯.
谈涉林案件中一元材积表使用的现状和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2007(1):69-71.
被引量:4
3
罗旭,程承旗,冯仲科,陈晓雪.
树木直径生长的时间序列分析及模型预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2):7-12.
被引量:11
4
梁宏温,温远光,吴国喜,黄锡泽,周国福,陈东林.
连栽对尾巨桉短轮伐期人工林生长量和生产力动态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08,35(3):14-18.
被引量:9
5
冯仲科,王小昆.
电子角规测定森林蓄积量及生长量的基础理论与实践[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S2):40-44.
被引量:13
6
刘云伟,冯仲科,邓向瑞,臧淑英.
同一铅垂面两次设站法树高测量及其精度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S2):57-60.
被引量:7
7
王清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森林采伐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兼论森林法的完善[J]
.东南学术,2010(5):20-25.
被引量:16
8
吴鹏,丁访军,许丰伟,何可权,周凤娇.
黔南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8):51-55.
被引量:23
9
刘庭威,曾明宇,旦增.
基于ALOS数据的巨尾桉蓄积量遥感估测——以广西平南县为例[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30(4):53-55.
被引量:2
10
郭发智,殷耀国.
经纬仪测量立木高、径元素的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1990,0(1):68-7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焦有权,冯仲科,高原,樊江川,徐伟恒.
用光电经纬仪对无伐倒活立木材积精准计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10):25-29.
被引量:5
2
张国飞,岳彩荣,李春干,杜湘,晏娅萍,朱泊东,陈湫丽.
广西巨尾桉人工林蓄积量估测及样地尺度效应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43(3):120-126.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贾振轩,冯仲科,焦有权,徐伟恒,高原,樊江川.
无伐倒活立木材积精准计测原理与试验[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5):31-36.
被引量:6
2
冯仲科,郭欣雨,丁秀珍.
我国森林经理技术若干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
.林业资源管理,2014(4):23-28.
被引量:4
3
李亚东,冯仲科,曹明兰,郑帆.
Android智能手机树高测量APP开发与试验[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10):78-82.
被引量:11
4
蒋君志伟,冯仲科,岳德鹏,王勇,王德金,高林琴,武鹏飞,冯建.
单木材积内外业一体化测量系统的研究与探索[J]
.林业资源管理,2018(4):133-140.
被引量:1
5
杨立岩,冯仲科,刘迎春,刘金成.
量子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立木材积估算[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35(5):868-876.
被引量:2
1
陈昌雄,张俊华,吴培衍,张志鸿.
巨尾桉一、二代林生长规律比较[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5):18-21.
被引量:3
2
张琼,洪伟,吴承祯,吴继林.
不同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比较分析[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3):218-223.
被引量:33
3
吴培衍.
施肥处理对巨尾桉人工林材性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2006,26(2):90-93.
被引量:1
4
杨义波,邵明智,于长宝.
白桦各器官相对生长关系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1996,25(5):20-20.
5
杨义波,吴士平,孟大航,丰连海,苑秀山.
长白落叶松幼树各器官相对生长关系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1995,24(4):21-21.
被引量:2
6
雷清江,李晓梅,王希臣.
凉水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湿度[J]
.林业勘查设计,2011(3):43-45.
7
翟明瑶,周梅,赵鹏武,付贵生,刘金花,张金旺.
通辽市杨树人工林含碳率及碳密度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6):57-62.
被引量:5
8
韦春义.
连栽对巨尾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14,28(5):57-60.
被引量:1
9
潘丙棋.
不同密度巨尾桉人工林经济效益对比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9):170-170.
被引量:3
10
黄韬,钟秋平,彭小燕.
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2000(9):12-15.
被引量:7
林业勘察设计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