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校素质教育及其实施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教育要求为“人”而教,要把人“教育”成具有高素质的社会的主人。高校素质教育强调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与外在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它首先要完成为基础教育补课的任务。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为学生创造发展的外部条件,将素质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当中。
作者
崔巍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社科部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1999年第9期24-27,共4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2
1
班华.
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J]
.教育研究,1998,19(5):10-14.
被引量:38
2
漆新贵.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价值观的更新[J]
.中国教育学刊,1998(2):10-14.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63
1
卢耿华,刘新民,莫璇.
素质教育观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及其改革[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5-7.
被引量:7
2
陈艳华.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9-11.
被引量:1
3
王春,颜素珍.
关于开展大学生经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1):59-62.
被引量:1
4
王本法.
冲突与整合——简论21世纪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系的发展趋势[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25-28.
被引量:3
5
林珍.
论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1):21-23.
6
张宽裕,王萍.
论大学生知识价值观及其教育[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3):132-135.
被引量:4
7
王萍,张宽裕.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知识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02,11(3):77-81.
被引量:5
8
刘万军.
中西方和谐思想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6):210-211.
9
庄惠龙.
对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S3):233-235.
被引量:2
10
郑学燕.
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之必然选择[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S2):191-19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7
1
李庚.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中国青年研究,2000(4):55-56.
被引量:13
2
胡玮,刘剑利.
对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再认识[J]
.美术大观,2008(11).
被引量:2
3
田建国.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46-48.
被引量:2
4
申玉铭,方创琳.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化对资源科学的发展及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18-20.
被引量:2
5
吴静.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换[J]
.云南社会科学,1999(S1):153-157.
被引量:5
6
徐亚华.
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1):84-86.
被引量:3
7
王春平,彭镁,吴永才.
创新教育与教学方法改革[J]
.高等农业教育,1999(7):53-55.
被引量:10
8
萧新生,李国兴,赵为民,齐林,谢新源,张跃荣,冯军.
军校学员人文素质亟待提高[J]
.青年探索,1998(5):16-19.
被引量:1
9
何柏龙.
德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思考[J]
.克山师专学报,2003,22(1):63-64.
被引量:1
10
周远清.
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0(8):3-5.
被引量:158
引证文献
18
1
蔡厚勇.
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主体创造力资源分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146-147.
被引量:1
2
郑有成.
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3(4):104-106.
3
杨勇.
素质教育对高校图书馆的冲击与对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1):69-71.
4
罗桂华.
论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在当代高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2008,0(7):177-177.
5
赵一平.
加强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谈结对练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体育科研,2001,22(4):46-47.
被引量:4
6
王爱民.
试论21世纪“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体系[J]
.社会科学家,2004,19(6):67-70.
被引量:2
7
赵虹.
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4):64-67.
8
靳秀荣,王纪山.
从自主择业看高校素质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2):50-51.
被引量:1
9
王津秋,王加福,丁连元,李录美,王永青,刘意.
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1):74-76.
被引量:13
10
吴红霞.
文检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定位与构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0):254-25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姜明,鞠洪卫.
“背向掩护”一种更具优势的战术配合方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53-54.
2
蔡厚勇.
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主体创造力资源分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146-147.
被引量:1
3
陈广旭,巩庆伟.
创建运动员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试验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5):76-77.
被引量:1
4
郑可举.
浅谈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运动,2012(15):93-94.
5
屈东华,史友宽,单凤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20-22.
被引量:3
6
李莉,游战澜,汪宇峰.
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114-116.
被引量:13
7
邹克俭.
用爱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J]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B08):100-102.
8
赵一平,刘超.
大学体育“六步”教学模式的假设与构建[J]
.四川体育科学,2005,24(4):111-113.
9
李航.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
.开封大学学报,2006,20(1):62-66.
被引量:4
10
唐炜.
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建构的核心[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4):60-62.
被引量:8
1
刘瑞成.
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J]
.大观周刊,2011(33):245-245.
2
段建义.
浅论物理教学与能力素质的培养[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7,0(1):68-69.
3
王龙耀.
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新课程(下),2010(9):79-79.
被引量:3
4
杜西林.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
.铜仁学院学报,2007,1(6):109-111.
被引量:5
5
张平平.
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几点思考[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8(S1):64-66.
6
杨宗义,陆志远,张大均.
心理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0(1):6-13.
7
李文林.
如何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J]
.考试(高考族),2009(12):121-121.
8
周艳.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7(1):68-68.
被引量:3
9
张伟.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项措施[J]
.吉林教育(教研),2011(7):58-58.
被引量:4
10
郭华.
提高高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尝试[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1):72-72.
高等农业教育
199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