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教育》
1999年第Z1期35-35,共1页
Tianjin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2
-
1徐玲.标签理论及其对教育“问题青少年”的启[J].社会,2000,20(10):46-47. 被引量:17
-
2闫亚光,胡启平,焦利军.论“问题学生”的成因与教育转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76-77. 被引量:12
-
3张江英.思想政治课教学呼唤生命色彩[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7):54-56. 被引量:9
-
4倪高武.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3):56-58. 被引量:21
-
5卢尧.我的人本治校观[J].科学咨询,2006(06X):9-9. 被引量:2
-
6王兆龙.“一帮一”是转化“问题学生”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6,3(7):70-70. 被引量:2
-
7武永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理念[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30-33. 被引量:26
-
8徐莹波.“问题学生”何去何从[N].桂林日报,2006-6-19(6).
-
9卢尧,汪学余,崔建平.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与思考——对巫山高级中学学生所提问题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0):87-92. 被引量:7
-
10卢尧,黄少兵,汪学余.国内关于“问题学生”界定研究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5):47-49.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21
-
1焦桂柱.如何将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9):161-163. 被引量:5
-
2王美云.“问题学生”界定新视角——关怀教育[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218-218.
-
3方志.高校问题学生管理策略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249-250. 被引量:4
-
4汪学余,黄克敏.学校行政管理中针对贫困县“问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2):42-46. 被引量:2
-
5潘世红.家庭因素对贫困县问题学生形成影响的调查报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2):52-54. 被引量:2
-
6侯永炎,雷兰兰.贫困县高中“问题学生”的愿望和嗜好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2):61-64.
-
7李洪鑫,王孝礼.贫困县初中阶段“问题学生”特征的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贫困县“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10(7):21-22. 被引量:1
-
8王超.浅析商南县高级中学“问题学生”的类型[J].科教导刊,2012(36):43-43.
-
9何英.关于“问题学生”研究的综述[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1(3):92-95. 被引量:3
-
10杨润东.国内不同视域下问题学生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5(11):22-27. 被引量:8
-
1陈邦进.关于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思考──浅论中专校的班主任工作[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11(2):36-38.
-
2朱安琴.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大舞台(教学与艺术),2009(11):62-63.
-
3李金忠.我在课改中成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125-125.
-
4付光强.浅谈话题作文标题的修辞艺术[J].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2011(4):55-55.
-
5陈小军.浅探高中语文师生对话的有效性[J].俪人(教师),2013(22):36-36.
-
6方娟娟.谈高中语文师生对话的有效性[J].商情,2009(1):77-77.
-
7房慧.谈情感教育四要素[J].中学教育,2000(3):20-20.
-
8孙冬芹.浅谈体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华人时刊·校长版,2016,0(11):53-53.
-
9虞法弟.后进生转化工作初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1(4):88-90. 被引量:5
-
10唐小华,何小萍.对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感想[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4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