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下岗职工隐性就业的对策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目前存在的隐性就业这一特殊现象,是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本文从隐性就业的成因、特征、效应。
作者
姚桂云
出处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5-57,共3页
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关键词
隐性就业
自谋职业
效应分析
对策选择
分类号
F241.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高玉泽.
隐性就业的制度分析[J]
.管理世界,1998(1):202-205.
被引量:6
2
何筠.
试析经济体制转轨中的隐性就业现象[J]
.经济问题探索,1998(1):10-12.
被引量:5
3
袁志刚,陆铭.
关于隐性就业的理论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8(1):9-1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郑东亮,经济学消息报,1997年
2
戴园晨,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1996年
3
陈婴婴,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
4
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1994年
5
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1994年
6
费景汉,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1989年
7
弗里曼,劳动经济学,1987年
共引文献
16
1
赖存理.
中国劳动就业制度创新[J]
.浙江学刊,1998(5):25-29.
被引量:4
2
赖存理.
改革开放中的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创新[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8(S2):14-17.
3
黎民,胡杰容.
下岗职工的隐性就业——来自社会与制度层面的分析[J]
.理论月刊,2000(12):56-58.
4
黄觉波,王静,徐明东.
失业保险,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4):84-93.
被引量:16
5
陆铭,田士超.
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08,24(1):48-56.
被引量:13
6
高玉泽.
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职工经济行为分析[J]
.管理世界,1999,15(3):158-167.
被引量:8
7
俞志宏.
经济转型期失业率提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
.经济科学,1999(2):12-17.
被引量:7
8
乔雪,陈济冬.
失业保险政策对隐性就业规模和社会产出的影响[J]
.世界经济,2011,34(2):87-102.
被引量:15
9
李静.
关于失业问题的统计研究[J]
.当代财经,1999(12):24-27.
10
于丹,李中斌,陈亮,王捧军,李同敏,史建平.
河北省城镇下岗职工隐性就业问题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21(5):31-35.
被引量:1
1
哲涵.
对治理整顿期间城镇就业形势的若干判断及今后的对策选择[J]
.经济研究资料,1992(9):1-12.
2
凌娟.
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政府对策选择[J]
.经济界,2003(1):56-60.
3
谢家瑾.
当前房地产业发展形势及未来的对策选择[J]
.长江建设,2003(1):5-7.
被引量:2
4
凌云.
中国名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选择[J]
.技术经济,2001,20(6):24-25.
5
汤浩,刘洪光.
江苏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对策选择[J]
.市场与人口分析,1998,4(2):17-21.
6
柯韦.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对策选择[J]
.科技与经济(渭南),1995,6(1):1-14.
7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选择[J]
.价格辑刊,2002(7):26-27.
8
李建华.
中国企业兼并趋势分析与企业兼并对策选择[J]
.辽宁经济,1998(2):17-18.
9
陈海秋.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1):52-54.
被引量:2
10
余惕君.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及对策选择[J]
.上海综合经济,1996(6):44-46.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