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翅的浦东装上强力发动机——关于建立浦东“现代教育园区”构想
被引量:1
出处
《浦东开发》
1999年第8期12-16,共5页
Pudong Development
同被引文献8
-
1章明.珠江三角洲大学园区规划和建设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0(4):26-29. 被引量:11
-
2应畏之.教育集团的社会地位及职能[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3):20-22. 被引量:2
-
3邬大光,别敦荣,柯佑祥,王岚,刘莉莉.万里模式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市场的力量:万里模式断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1(3):29-33. 被引量:11
-
4王岚.对“万里模式”的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3):34-35. 被引量:1
-
5张伟江,薛沛建,徐文龙,俞光虹,张光圻,谢仁业,贺芳玲,李蔚,沙正建.国内创办大学园区若干模式的考察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3):38-40. 被引量:20
-
6黄崴.兴建大学城:新一轮的大学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3):41-42. 被引量:15
-
7吴华.发展“教育产业”的理论与政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1):147-153. 被引量:5
-
8潘懋元,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1(1):16-20.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22
-
1李惠芬,许益军.当前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与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5,18(1):57-59. 被引量:19
-
2吴坚.我国大学城校区管理体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8):25-27. 被引量:4
-
3施鹏.试论和谐大学城的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3):65-67. 被引量:2
-
4杨毅仁,陈铁群.我国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37-41. 被引量:33
-
5沈兵虎.面向高教园区的教学资源共享研究[J].浙江学刊,2007(4):208-210. 被引量:7
-
6郝素秋.我国大学城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39-41. 被引量:4
-
7杨花.论大学城的独立与共享[J].世界教育信息,2009,22(3):34-36. 被引量:2
-
8向海英.论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J].世纪桥,2009(9):99-100. 被引量:8
-
9朱雪波.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及对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40(2):210-211. 被引量:3
-
10彭惠芳.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73-175. 被引量:3
-
1上海市孙桥中学[J].中文自修,2010(6).
-
2李暖均,刘绍东.加强高校学生科研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B07):113-118.
-
3陈征.浅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策略[J].教育情报参考,2004(12):9-10.
-
4冯伯森,杨骞.高师必须重视学生教育科研的培训[J].中国高教研究,1999(2):57-58. 被引量:10
-
5陈征.浅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策略[J].教育家,2004(9):55-56.
-
6慈溪市浒山中学 用文化管理 为幸福奠基[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6,0(4):21-21.
-
7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J].教育与职业,2015(8).
-
8上海市张江中心小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0(11).
-
9周凯,王羽佳.大学城怎么成了“孤城”[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9(12):66-67.
-
10曹培根.高师学生的科研教育概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998(3X):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