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正循环”到“名年建元”──说改正朔之方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6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58-63,共6页
Journal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73
-
1刘浦江.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J].历史研究,1998(6):59-72. 被引量:20
-
2渤海纪年再考订[J].历史研究,1996(4):158-161. 被引量:8
-
3张其凡.宋太宗论[J].历史研究,1987(2):96-109. 被引量:6
-
4錢宝琮.从春秋到明末的曆法沿革[J].历史研究,1960(3):35-67. 被引量:12
-
5阎万章.渤海“贞惠公主墓碑”的研究[J].考古学报,1956(2):69-73. 被引量:14
-
6金毓黻.关于“渤海贞惠公主墓碑研究”的补充[J].考古学报,1956(2):75-78. 被引量:15
-
7晓辰.《重订渤海纪年简表》及其说明[J].北方文物,1997(2):58-60. 被引量:1
-
8禹成旼.试论唐代赦文的变化及其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83-87. 被引量:14
-
9宁欣.唐代的选人与官阙[J].人文杂志,1991(5):95-100. 被引量:5
-
10张增祺.《中兴图传》文字卷所见南诏纪年考[J].思想战线,1984,10(2):58-6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6
-
1吴岩,李帆.从“改正朔”到“改用西历”——西学东渐下国人传统观念变化的一个审视角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5):71-75. 被引量:3
-
2王朝海.北魏政权正统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9):120-125. 被引量:3
-
3姜勇.《焦守吉墓志铭》诸问题考辨[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1):70-79.
-
4贾发义,魏玉镯.《兴元赦书》对唐德宗施政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35-43.
-
5方冬.唐朝藩属政权的“华夏时间”——以南诏、渤海年号改元为线索[J].历史研究,2023(1):189-203. 被引量:1
-
6任建芳.“三正说”源流考[J].中国史研究,2024(1):89-104.
二级引证文献7
-
1韩二锋,薛瑞泽.汉族士人对北魏政权的正统性认同[J].云冈研究,2023,3(3):37-41.
-
2王亚惠,王鹏程.晚清科幻小说的器物之变与国民性变革的发生[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3):12-23. 被引量:2
-
3薛夷风.论中国近代“周岁”计龄方式的法律意义[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7(1):75-88.
-
4彭丰文.从盛乐到平城:北魏王朝的国家建构与政治转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7):16-21. 被引量:2
-
5付开镜.五胡入主中原民族心理差异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6):602-607.
-
6刘曼.阳历记日词“日、号”演变研究[J].辞书研究,2021(2):114-120. 被引量:1
-
7高迎翀.论两《唐书》书写云南事及其“云南认识”之异同[J].中华文化论坛,2023(6):15-26.
-
1杨旭.大足,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J].中国西部,2012(8):131-131.
-
2马海瑞.林志玲 为什么这样红[J].经营者,2008(13):76-77.
-
3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J].文物,1984(6):70-80. 被引量:61
-
4刘俊男.“三正”“五行”本义辨——兼论上古史若干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6):63-67. 被引量:2
-
5林永匡,王熹.乾隆时期内地与新疆哈萨克的商业贸易[J].西北民族研究,1986(0):330-348.
-
6李民.《尚书·甘誓》“三正”考辨[J].中国史研究,1980(2):157-161.
-
7陈明光.60年前的大足石刻之旅[J].文史杂志,2005(6):44-47. 被引量:1
-
8逯宏.《甘誓》中“五行”与“三正”新解[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47-49. 被引量:3
-
9黄谷.乾隆五十九年荷兰来使[J].紫禁城,1990,0(1):47-47.
-
10廖渝方.万县又发现虎纽錞于[J].四川文物,1991(1):45-4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