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的破与立
出处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9年第2期19-20,共2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
1陈少华.认识及其限度——论个体认识的可能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83-87.
-
2孙志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些理解[J].现代哲学,1991(4):12-14.
-
3姚俭建.试论个体认识的社会效应[J].哲学研究,1989(8):50-61. 被引量:2
-
4官鸣.论认识构架——从康德到皮亚杰[J].学术问题研究,2006,0(2):50-58. 被引量:1
-
5官鸣.再论认识构架——从个体的到社会的[J].学术问题研究,2007,0(1):40-48.
-
6谭淏予.个体认识实践过程中真理价值关系的模型[J].云南社会科学,2008(S1):203-204.
-
7骆郁廷,杨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根源[J].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0(2):23-27.
-
8田心铭.个体认识和社会群体认识的统一及其在教育和科技发展中的意义[J].高校理论战线,2000(4):4-10. 被引量:2
-
9刘啸霆,高桂梅.个体认识物化的评价[J].江汉论坛,1999(1):43-45.
-
10裴桂清,高贵宾.论个体认识的二重前提[J].哈尔滨学院学报,1996,18(1):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