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妇运》
1999年第12期39-39,共1页
Chinese Women's Movement
同被引文献56
-
1赵群.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的主流[J].妇女研究论丛,2005(z1):11-16. 被引量:12
-
2李小云,林志斌.性别与发展理论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9(5):3-12. 被引量:38
-
3柴效武.社会化还是现代化——家务劳动演进的路径抉择与评价[J].浙江社会科学,1999(3):67-70. 被引量:8
-
4高小贤.农村妇女研究综述(1991—1995年)[J].妇女研究论丛,1997(2):13-18. 被引量:23
-
5杜晓山,孙若梅,徐鲜梅.GB模式与中国FPC——改善农村贫困妇女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有效途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12(4):27-30. 被引量:2
-
6谭琳,李新建.我国人口与妇女发展问题及对策论点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1994(2):23-25. 被引量:3
-
7李小云,李素英,苏燕,郭瑞香.对我国妇女与农村发展研究的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1994(3):12-15. 被引量:6
-
8温友祥,司海英.甘肃贫困人口中的妇女问题研究[J].人口研究,1995,19(5):17-22. 被引量:5
-
9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J].妇女研究论丛,2002(1):12-17. 被引量:63
-
10夏吟兰.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家务劳动的价值[J].法学杂志,2005,26(2):71-74. 被引量:88
二级引证文献56
-
1曲金华.乡村振兴中党建妇建联动发展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S01):96-99.
-
2陈苇,于林洋.论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命运:完善抑或废除[J].法学,2011(6):99-107. 被引量:13
-
3王金玲.服务于家人的家务劳动也是生产吗?——兼论服务于家人的家务劳动的职业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6):1-7. 被引量:2
-
4胡大武.家政服务员法律地位:比较与借鉴[J].社会科学战线,2012(8):203-208. 被引量:6
-
5王加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时间生活的类型划分及其结构关系——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研究[J].民俗研究,2013(2):101-110. 被引量:3
-
6余霞.论家务劳动的可赔偿性问题[J].商情,2013(47):260-261.
-
7孙若军.离婚救济制度立法研究[J].法学家,2018,0(6):161-172. 被引量:38
-
8胡军辉.家务时间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J].理论观察,2014(8):81-82. 被引量:1
-
9胡军辉,叶尔肯拜.苏琴.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劳动力家务时间配置[J].中国农村经济,2016(2):23-35. 被引量:4
-
10牛建林.夫妻教育匹配对男性平等分担家务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7(2):32-41. 被引量:14
-
1朱富强.论劳动者出卖的对象:劳动和劳动力之辨[J].岭南学刊,2005(1):55-59. 被引量:2
-
2高博杰.劳动的价值与日本女性职场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6,0(6Z):169-169.
-
3宋毅,祁开敏.关于山东省积累率问题的探讨[J].东岳论丛,1980,1(4):36-38.
-
4曹善元.科学劳动的价值实现及其特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7,8(9):13-15.
-
5木易.关于教师劳动的价值[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1):35-35.
-
6宋德生.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的哲学抽象——兼评技术论的50年发展[J].学术论坛,1988,12(3):36-40.
-
7姜爱军.妇女与家务劳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8(3):40-41. 被引量:6
-
8张艳红.家庭主妇回归家庭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4):31-35. 被引量:7
-
9帅宁华.情理互融:彰显教师劳动的价值[J].江苏教育,2008(17):45-46.
-
10宋德生.试论技术与劳动的价值同构及技术的哲学抽象[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0(2):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