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活血化瘀中成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活血化瘀中成药在临床上有散除瘀结、消肿止痛的疗效,药理研究证明在抗血栓形成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本文根据国内这方面的现代研究成果,对常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分别作一介绍。
作者
陈达理
机构地区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出处
《血栓与止血学》
1999年第3期123-124,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关键词
抗血栓形成
中成药
药物组成
活血化瘀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丹参注射剂
家兔血小板聚集
脑血康
桃核承气汤
药理研究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1
吴锦梅,郑有顺.
失笑散药理及临床进展[J]
.陕西中医,1995,16(7):324-325.
被引量:9
2
吴瑞庭,陈慧芬,孙家强,巫善明,陈关权.
心血康对凝血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中成药,1992,14(3):30-30.
被引量:3
3
李安国,贺石林.
川芎嗪抗凝血酶诱导的单个核细胞——血小板聚集[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0,6(5):311-313.
被引量:11
4
蔡晓莉,李凤文,鄂征.
脑血康、丹参对培养牛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的影响[J]
.中国医药学报,1990,5(4):36-37.
被引量:10
5
管喜文,龚传美,赵江宁,康梅英,李萍.
桃仁承气汤对兔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功能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89,5(6):9-1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汪建,卢咏才,甄二真,郭肇铮,刘小青,贾绪东,周玉琳,石方,王淑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J]中国循环杂志,1987(02).
2
魏少敏,任文华,王振义,郑硕民.LDL和H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合成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6(03).
3
傅方浩,谷月卿.前列腺素的研究进展(一) 前列腺素与血液循环[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4(05).
4
上海医学1991年(第14卷)总目录[J]上海医学,1991(12).
5
杨碧.失笑散加味治疗妇科疾患三例[J]福建中医药,1989(01).
6
阎俊.失笑散治疗脘腹痛[J]内蒙古中医药,1986(01).
7
过鑫昌,丁怀翌,龚兰生,丁济如,徐也鲁.蒲黄对血脂、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附112例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0).
8
李俊彪.原发性肾小球病的中医分型及治疗[J]新中医,1982(07).
9
蒋玉伯,朱式夷,王泌涧.加味失笑散治愈心绞痛一例报告[J]中医杂志,1959(05).
10
李凤文,黄琳,霍临明,王满霞,张立石,高燕京,朱观熙,庞大本,池旭生,鄂征.
脑血康对家兔微循环影响的初步观察[J]
.中国医药学报,1990,5(1):33-3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3
1
薛庆培,吴卫军,吴兰英,杨凤仙.
川芎嗪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30例疗效观察[J]
.江苏中医,1993,14(7):17-17.
被引量:5
2
曹舫,袁秉祥.
脑瘤消胶囊对艾氏腹水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J]
.现代肿瘤医学,2004,12(6):514-515.
被引量:4
3
曹舫,翟晓玲,庞丽君,袁秉祥.
脑瘤消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2):163-165.
被引量:7
4
范春雷,高丽萍,沃兴德,严瑾,宋家梁.
川芎嗪对爪蟾卵母细胞外源清道夫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6):746-751.
被引量:15
5
宋昌红.
愈痛贴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05,23(7):82-83.
被引量:6
6
王成梁,马淑兰,杨洁,王杰.
血栓康对大鼠血栓性静脉炎血液流变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53-55.
被引量:1
7
王学,沈文律,杜成友,谭建三,李双庆.
川芎对抗异品系兔甲状腺组织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12(6):342-343.
被引量:6
8
史大卓,马晓昌,高修安.
活血化瘀方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概况[J]
.中医杂志,1995,36(7):433-435.
被引量:42
9
丁元庆,宋代波.
经方治疗中风病应用概况[J]
.河南中医,1996,16(3):182-185.
10
谢华,马越鸣,张晓晨,励璟.
桃核承气汤对动物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
.中成药,2006,28(11):1631-1634.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11
1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2(4):54-59.
被引量:108
2
Pozzi M, Pizzala DP , Maldini FF, et al. Portal pressure reduction after enticavir treatment in compensated HBV cirrhosis [ J ]. Hepatogastro- enterology,2009,56 ( 89 ) : 231-235.
3
李丽,李艳红,王宁生.
当归、红花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1):14-17.
被引量:20
4
贾继东,李兰娟.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3-24.
被引量:3212
5
姜佳丽,展玉涛,李莉.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1):26-28.
被引量:13
6
夏敏,陈晓虎.
活血化瘀中药抗血栓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2,18(4):83-84.
被引量:18
7
柳吉玲.
活血化瘀药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5-17.
被引量:22
8
臧立娜,邢慧慧,王嘉菲,李明娟,刘晓峰.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研究进展[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4):429-432.
被引量:22
9
张瑞凤,姚云洁,游忠岚,王宇明,周智宏,郭秀荣,李秀霞,李立文,张万壮,袁强.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8):1961-1963.
被引量:46
10
周佳,杨晋辉.
肝硬化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18):2886-289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刘颖翰,林佃相,石栓柱,古玉茹,冯敬国,孔素华,温占平.
复方鳖甲软肝片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2):84-85.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于静雯.
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0(6):252-255.
2
闵科,蒋晓东.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94-95.
被引量:1
3
迟雷杰.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代偿期肝纤维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89-90.
被引量:6
4
张华平.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6):60-61.
被引量:3
5
赵艳梅.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8):53-55.
被引量:2
6
邱正强.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血浆CTGF、PDGF表达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7):45-46.
被引量:1
7
刘瑜.
中医药干预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北方药学,2018,15(3):26-27.
被引量:1
8
陈刚,熊吉军.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4):488-490.
被引量:7
9
万铁林.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8):23-24.
被引量:3
10
王晶,张玮.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临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8,24(31):38-40.
被引量:10
1
刘红燕,刘春艳,向阳红.
试论活血化瘀法的合理应用[J]
.新中医,2006,38(7):1-3.
被引量:5
2
高崇玉.
活血化瘀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1,52(S1):81-82.
被引量:3
3
邓烨,孙新.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55-955.
被引量:5
4
贵建平,张云强.
丹参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3(1):17-18.
被引量:3
5
李晓琼,屈仙萍.
丹参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896-4897.
6
游勇基,程广强,陈铭辉.
丹参注射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同时测定[J]
.药物分析杂志,2004,24(1):46-49.
被引量:28
7
关昕,吴立军.
丹参注射剂提取工艺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5,33(3):6-7.
被引量:6
8
林小明.
丹参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研究[J]
.中国药物评价,2016,33(1):20-23.
被引量:6
9
李宏贵,罗文.
常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3):44-45.
被引量:2
10
赵梅莲.
丹参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4):81-82.
被引量:10
血栓与止血学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