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1999年第3期26-27,共2页
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5
-
1王方春.对跳远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2):228-230. 被引量:14
-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
-
3[3]体育保健学编写组编.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3~32.
-
4杨衍滔,陆瑞当.高校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技,1999,20(Z1):48-51. 被引量:2
-
5刘正荣.田径运动员如何保持赛前最佳心理状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7(3):89-9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9
-
1孙海波.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生理唤醒激发策略[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100-102. 被引量:2
-
2杨鲲.浅析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4):126-128. 被引量:3
-
3周红娣,任磊珍.武术跳跃知觉最佳唤醒水平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3):71-72. 被引量:1
-
4包.达古拉.浅谈运动员的生理唤醒激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2):179-180. 被引量:2
-
5徐苗.体育教学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9):17-18. 被引量:4
-
6徐苗.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生理唤醒激发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1):24-25.
-
7张艳.“唤醒水平”在高校女生篮球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204-204.
-
8李俊勇.青少年田径短跑运动员起跑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探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6(5):50-52. 被引量:3
-
9张清俊,詹皓.劳动负荷分类及情绪负荷评价进展[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34(2):158-160. 被引量:2
-
1朱华林,霍育满,王竹影.射击运动员个性心理模式的初步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3,14(4):39-40. 被引量:2
-
2周海澜.谈提高篮球运动员罚球时的心理素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6(2):94-94. 被引量:4
-
3卢国,李丹.不同同伴关系青少年的身体自我概念与其心理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1):144-146. 被引量:5
-
4刘冰淼.论游泳运动员的心理选材[J].游泳季刊,2002(3):34-37. 被引量:1
-
5孙吉成.浅析游泳运动员的心理选材与训练[J].游泳季刊,2012(1):32-33.
-
6赵岷,李翠霞.跆拳道的全球运作模式对散手步入国际化的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04,1(1):58-61. 被引量:9
-
7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3):154-160. 被引量:39
-
8王保胜.散手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3):86-88.
-
9田虹,杨洋,刘英.社会阶层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心理模式[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5):471-475. 被引量:4
-
10运动心理学[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2,10(3):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