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同被引文献22
-
1王晓丹.村民自治中问题与对策[J].行政与法,2000(5):62-64. 被引量:1
-
2兰允礼.试析我国村民自治的现实基础及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9(1):18-20. 被引量:3
-
3陈强虎.村民权利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对村民自治的一项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1999(3):49-55. 被引量:21
-
4吴毅.村民自治的成长:国家进入与社区内生——对全国村民自治示范第一村及所在县的个案分析[J].政治学研究,1998(3):59-65. 被引量:28
-
5童庐,吴从环.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1998(4):70-74. 被引量:20
-
6王德志.村民自治权的完善和保障[J].当代法学,1999,13(4):13-18. 被引量:3
-
7尹长海.湘西南农村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问题、根源及战略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39-41. 被引量:1
-
8季丽新,耿金玲.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如何实现乡村关系的协调[J].世纪桥,2000(6):23-24. 被引量:3
-
9赵国宝,陈剑峰.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4-28. 被引量:5
-
10金太军,董磊明.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冲突及其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0(10):55-59. 被引量:50
二级引证文献7
-
1段红平,丁玉娟.浅析大学生村官政策[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1):209-210.
-
2周乃武,柳颖超.大学生“村官”何时复苏[J].商情,2010(8):127-127.
-
3张慧,杨建斌.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的长效机制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3):633-636. 被引量:1
-
4桂爱玲,李刚,杜钊.云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开展情况分析——基于对昆明五华区和大理鹤庆县的调研[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9):191-192.
-
5杨雪英,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思想政治建设为视角[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5):137-140. 被引量:6
-
6许树洪,何振波,苏小菱.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8163-8166. 被引量:11
-
7于水,任燕姮.农村政治文化:历史解读、现实审视与发展探讨[J].理论月刊,2012(12):174-178. 被引量:4
-
1全国锋.村委会民主决策难难在哪里[J].乡镇论坛,1999,0(5):10-11.
-
2郭宝平.中国乡村自治的历史考察[J].唯实,2000(1):19-21. 被引量:1
-
3杨光秋.观念更新: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6,20(4):96-98.
-
4汪恭礼.对新修订村委会组织法的几点看法[J].乡镇论坛,2011(1):10-10.
-
5罗艾桦.两千村官护照统一上缴[J].党建文汇(上半月),2014(2):50-50.
-
6陈秀梅.论直选后农村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关系[J].理论与改革,1999(3):35-37. 被引量:1
-
7杨东广.如何加强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J].理论与改革,1999(5):58-59.
-
8刘文.抓好“细节”做好选举[J].乡镇论坛,2016,0(19):15-15.
-
9王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石家庄新农村建设[J].党史博采(下),2011(4):32-33.
-
10时运生.论农村社会基层民主的基础、格局和面向新世纪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1999(3):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