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5期8-11,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Harbin Committee of CPC
同被引文献13
-
1韩宝清.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论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5-9. 被引量:1
-
2江德兴.试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12. 被引量:4
-
3宋才发.对邓小平理论基本内涵及科学体系的探讨[J].学习与探索,1999(6):80-85. 被引量:1
-
4李鸿烈.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联系论纲[J].哲学动态,1998(12):29-29. 被引量:4
-
5李亚宁.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2-46. 被引量:3
-
6余源培.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探究[J].学术月刊,1997,29(11):3-12. 被引量:3
-
7包心鉴.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2):1-11. 被引量:3
-
8邢贲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J].求是,1995(18):14-23. 被引量:3
-
9张乐岭.论邓小平理论及其科学体系[J].文史哲,1997(6):3-9. 被引量:9
-
10谢卫东.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逻辑[J].社会科学,1997(3):12-15. 被引量:1
-
1王志林,王冰洁.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新变化思想及现代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2):96-101. 被引量:3
-
2杨鲜兰.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9(2):3-6.
-
3王正萍.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5):18-23. 被引量:1
-
4王志林.马克思主义“东方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2):30-32.
-
5石林.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时代经贸(下旬),2008,6(5):79-79.
-
6王志林.完整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理论”[J].江汉论坛,2003(8):87-89.
-
7赵绍敏.《科学社会主义》绪论[J].创造,1994,2(3):6-8.
-
8科学发展观视域的人的解放理论探究[J].公安研究,2009(6):9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