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性的视角——《双凤楼》管见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鲁彦周在其长篇小说《双凤楼》的创作中,以人性视角来观察和思考生活,并进而把握人物的命运,在摆脱政治观念化方面有着明显的突破。同时,也认为《双凤楼》的不足之处,则在于泛人性化导致的泛性化。
作者 苏中
机构地区 中国文联委员会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2-13,共2页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1

  • 1余昌谷,江飞.论鲁彦周的短篇小说创作[J].江淮论坛,2004(6):113-116. 被引量:1
  • 2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J].南方文坛,2006(6):32-38. 被引量:81
  • 3[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 4[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M].邓晓菁,王笑红,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 5唐先田.彦周先生是一座山[A].1949-2009:安徽作家报告(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 6鲁彦周.真实·朴素·自然.钟山,1983,(6).
  • 7[美]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A].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 8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第三章.
  • 9[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
  • 10[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