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1998年第4期40-45,共6页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共引文献28
-
1王翠云,陈兴鹏,赵延德.浅析生态建设产业化——以定西地区为例[J].开发研究,2004(5):52-53.
-
2胡鞍钢,温军.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下)[J].中国藏学,2001(2):108-124. 被引量:8
-
3孙长学,王奇.论生态产业与农村资源环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100-103. 被引量:11
-
4田昕加,王兆君.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体系研究理论综述[J].林业经济,2010(3):124-128. 被引量:4
-
5李维莉.论遂宁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109-110.
-
6张文龙,邓伟根.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0,25(7):44-48. 被引量:49
-
7翁伯奇.山区农村发展高效集约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15(4):294-301. 被引量:9
-
8曾福生,蒋和平,李明贤.论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的技术体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5(4):333-337. 被引量:4
-
9许学强,张俊军.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1,56(1):54-63. 被引量:162
-
10李周.农业发展类型变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1(2):25-31.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16
-
1丁振京.印度和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概况[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5(1):5-6. 被引量:4
-
2左明.泰国农业考察报告[J].广西农学报,2002,17(2):60-62. 被引量:6
-
3泰国农业科学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05,17(11):14-14. 被引量:2
-
4黄寰.以农业为依托促发展——泰国农业概况[J].南方国土资源,2006(7):27-29. 被引量:4
-
5张云钢.泰国农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世界经济,1997,20(3):40-43. 被引量:4
-
6汤汇.泰国农业合作社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7-9. 被引量:4
-
7吴崇伯.印尼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1996(3):1-6. 被引量:2
-
8赵洪.马来西亚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1996(3):7-11. 被引量:1
-
9李毅.泰国粮食生产与粮食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1996(3):12-17. 被引量:2
-
10沈红芳.菲律宾经济现状与政府对策[J].南洋问题研究,1996(3):38-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
-
1吕玲丽.广西与东盟国家次区域农业合作的现状及措施[J].东南亚纵横,2004(12):19-23. 被引量:10
-
2吴行一,孔少林.关于菲律宾、泰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的考察报告[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5):703-705. 被引量:3
-
3郑国富.泰国水果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J].农业展望,2019,15(1):103-108. 被引量:1
-
4Huide HUANG,Haolun HUANG.Study on Natural Rubber Development in Thailand[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8,10(12):6-9.
-
5Sasivimol Jitbanterngpan,杨敬华.泰国农业4.0快速发展战略下的有机香米发展分析[J].农业展望,2020,16(6):34-39. 被引量:4
-
6屈秋实,王礼茂,王博,向宁.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效率时空特征[J].资源科学,2021,43(12):2442-2450. 被引量:9
-
7姜常宜,高靖昆,王锐,杨勇,郭雷风,张蕙杰.湄公河流域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启示[J].农业展望,2024,20(5):33-42.
-
1杨劲.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J].岭南学刊,1987(4):40-41.
-
2刘业富.稳粮增收调结构,努力推进我市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J].内江科技,1994,15(1):9-14.
-
3潘明鑫,吴立祥.育菇走向首富村[J].农村工作通讯,1996(10):31-31.
-
4陈清宇.调整投资方向 提高经济效益[J].中国水产,1983(4):26-27.
-
5李秀芝.影响职工自用地种植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兵团工运,2002,0(12):6-6.
-
6用生产力标准指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J].中国农业会计,1990(12):30-31.
-
7郑龙川.方兴未艾的龙海农业[J].福建农业,2004(12):8-9.
-
8杨金鑫.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积极探索破解“三农”难题——福建省南平市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23(9):54-56. 被引量:17
-
9杜安才,张荣林,吴刚.东阳县组织劳务输出的经验[J].农业经济问题,1984,5(12):46-48.
-
10张志达,满益群,刘永红.国有林区政企合一改革及相关政策问题——关于大兴安岭和伊春的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08(1):26-32. 被引量: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