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西林业》
1998年第5期25-27,共3页
Forestry of Shanxi
同被引文献16
-
1但新球.试论森林旅游资源的资产属性与资产评估[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5,14(1):30-34. 被引量:6
-
2申歌闻.山西旅游“绿”为先[J].山西林业,2005(6):7-8. 被引量:1
-
3陈小琴.森林旅游资源概念的辨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2):146-149. 被引量:10
-
4段张锁.山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林业,2007(4):2-3. 被引量:3
-
5于开锋,金颖若.国内外森林旅游理论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4):380-384. 被引量:13
-
6G·鲁滨逊·格雷戈里.森林资源经济学[M].许伍权,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85:440-441.
-
7王新广.山西: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森林旅游.中国旅游报[N].2012-11-28(14).
-
8山西环境保护厅.山西自然保护区名录[2013-10-16].[EB/OL].http://www.sxhb.gov.cn/news.do?action=info&id=33832.
-
9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风景名胜名录.[2013-10-16].[EB/OL].http://fjms.sxj s.gov.cn/Browse/NewsList.aspx?ID=4.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2013-10-16].[EB/OL]. http://www.zhb.gov.cn/info/bgw/bwj.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孙云松.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国有林场生态建设思考与建议[J].中国绿色画报,2018,0(7):61-61. 被引量:1
-
2陈亮明,蒋梦烟,欧阳心怡.思蒙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对策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4):59-64. 被引量:1
-
3秦月红.山西国有林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讨[J].山西林业,2017(2):16-17. 被引量:1
-
4秦月红.山西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讨[J].山西林业,2017(3):20-21. 被引量:2
-
5陈勤昌,夏莉惠,蒋莉,王凯.中部六省重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格局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63-68. 被引量:14
-
6曾宪义.浅谈发展森林旅游与生态资源保护[J].花卉,2017,0(24):148-149.
-
7程理.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9):77-79. 被引量:4
-
8马志宏.浅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J].农村科学实验,2019,0(28):65-66. 被引量:3
-
9解国营.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8):85-86. 被引量:2
-
10宋川,武胜利,韩炜,林兵.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分析与评价——以塔里木胡杨林公园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36(6):52-58. 被引量:2
-
1大公.山西富豪600万元购回国宝[J].中国拍卖,2008(12):30-30.
-
2兀婷,兀晶.晋祠-天龙山风景区保护规划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4):60-65. 被引量:3
-
3田晔林,陈三茂,马亮.岳麓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1):45-49. 被引量:11
-
4本刊记者.太原旅游“一卡通”通行手册[J].山西老年,2009,0(7):31-31.
-
5程占红,张金屯.天龙山旅游开发对植被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0,20(2):144-147. 被引量:22
-
6张爱录,王晓霞.谈封山育林的基础与方法[J].商情,2010(35):126-126. 被引量:1
-
7刘效盈.明则购买门票,实则违规操作[J].法制与经济,2005(8):5-5.
-
8美丽山西欢迎您[J].旅游时代,2013,0(8):1-1.
-
9王韧.福鼎市大洋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3):278-281. 被引量:1
-
10赵枫竹.太原旅游黄金指南[J].旅游时代,2003,0(12):2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