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词语AABB重叠式再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语词语重叠式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重叠后的词语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语言的发展,词语重叠的数量及范围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扩大,一个词能否重叠或以什么形式重叠,超出了以词类为依据的“规范”
作者
禹和平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57-61,共5页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关键词
重叠形式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语言实践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爱民.
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与作其它成分的比较[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67-78.
被引量:17
2
赵新.
动词重叠在使用中的制约因素[J]
.语言研究,1993(2):92-97.
被引量:26
3
于根元.
重叠四字格杂议[J]
.语文研究,1980(1):80-8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4
1
吴仁.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的)”功能探微[J]
.南开语言学刊,2006(1):82-92.
被引量:8
2
陈青松,陈安平.
50年来动词重叠研究综述[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S2):169-171.
3
张先亮.
试论重叠式动词的语法功能[J]
.语言研究,1994,14(1):21-29.
被引量:5
4
李晋霞.
“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J]
.语言研究,2002,22(2):63-69.
被引量:27
5
于江.
动词重叠研究概述[J]
.汉语学习,2001(1):35-39.
被引量:32
6
张爱民,杜娟.
动词重叠与句类的语用制约[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63-66.
被引量:5
7
贺卫国.
《型世言》动词重叠的格式与特点[J]
.河池学院学报,2005,25(3):83-86.
被引量:6
8
单威.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综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72-73.
被引量:4
9
黄利.
对ABAC格式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5-79.
被引量:1
10
蔡淑美,施春宏.
阎连科作品中的重叠形式探析——兼谈语言表达形式的可能性和现实性[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1-9.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0
1
徐金颖.
关于叠音词与重叠式的区分[J]
.保定学院学报,2002,19(1):73-75.
被引量:2
2
禹和平.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考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4):127-131.
被引量:5
3
王吉辉.
AABB式与成语词典条目的收录[J]
.辞书研究,1999(2):50-58.
被引量:1
4
谢瑛.
新时期汉语语法AABB重叠式刍议[J]
.汉语学习,1998(1):21-23.
被引量:8
5
王建军.
与动词重叠式AABB相关的两个问题[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9(1):103-110.
被引量:8
6
吴吟,邵敬敏.
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法意义及其他[J]
.语文研究,2001(1):12-16.
被引量:30
7
徐鲁.
《瓦尔登湖》的魅力——徐迟和他的译著[J]
.中国图书评论,1995(5):42-43.
被引量:5
8
施茂枝.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分[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07)
9
李敏.对现代汉语AABB式词的考察[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02)
10
于富堂.
对叠音词归类问题的探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6,15(4):96-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李翠英.
叠字词和叠词语的区别[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138-139.
2
赵婷婷,余晋.
基于语料库的《洛丽塔》汉译本中AABB式叠词的应用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17):45-50.
3
刘余佳,余晋.
基于语料库的《瓦尔登湖》汉译本AABB式叠词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32):40-43.
1
李宇明.
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
.世界汉语教学,1996,10(1):11-20.
被引量:194
2
鲁美晨.
论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情况[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11):120-121.
被引量:2
3
艾尔肯.阿尔孜,库尔班尼沙,牛小莉.
现代维吾尔语词语重叠初探[J]
.语言与翻译,1992(3):33-37.
被引量:1
4
А.П.科石金,刘昱洁.
汉语词语重叠的某些词法特点[J]
.黑河学院学报,2012,3(1):89-91.
5
戴桂珍.
英汉词语重叠及其翻译技巧[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1):103-105.
被引量:3
6
李琳.
对韩国留学生句中使用重叠词语的偏误分析——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12):99-102.
7
毛宗武.
瑶族标敏话词语重叠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J]
.民族语文,1989(6):38-41.
被引量:2
8
熊作余.
《祖堂集》词语重叠形式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3,0(32):143-143.
9
何清顺.
汉英非词重叠和词汇重叠式对比分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09-511.
10
胡静.
试论现代汉语中词语重叠现象[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1):15-18.
被引量:2
国际安全研究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