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的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创新
出处
《特区实践与理论》
1998年第S2期14-17,共4页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二级参考文献25
-
1冯立天,80年代中国人口劳动分析,1995年,136页
-
2慧峰,China’s Study (台),1994年,28期,57页
-
3周贝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国情、需求、规划、对策,1990年
-
4姚先国,中国劳动科学,1990年,11期
-
5胡鞍钢,管理世界,1997年,3期
-
6周其仁,管理世界,1997年,2期
-
7陈凌,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合流.德国统一过程中的就业工资政策,1997年
-
8王诚,经济研究,1996年,5期
-
9戴园晨,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和收入,1996年
-
10姚先国,两德统一中的经济问题(第2版),1996年
共引文献198
-
1宋建.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南大商学评论,2021,18(2):60-88. 被引量:1
-
2孙鸿.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J].区域治理,2018,0(27):96-96. 被引量:1
-
3王建阳.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西部产业结构优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 被引量:1
-
4杨宝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2):39-42.
-
5陈耀.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调整之我见[J].职业技术教育,2000,21(10):4-7. 被引量:6
-
6郭新强,胡永刚.中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就业效应[J].经济研究,2012,47(S2):5-17. 被引量:73
-
7王伟光.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失业问题研究——兼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对策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14-18.
-
8王成璋,鲁强,黄龙跃.农业有效劳动力容量测度方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1999,16(1):12-15.
-
9吴华.论发展高中教育对减轻就业压力的政策价值[J].教育与经济,1999,15(2):23-26. 被引量:7
-
10蒙荫莉.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若干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1999(3):32-37. 被引量:5
-
1罗丹青.实施再就业工程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1998(8):36-38.
-
2安其鸿.在治理整顿中推进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J].华东经济管理,1991,5(2):8-10.
-
3郑荣琦.资本经营是国有企业彻底走出困境的必然之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和反思[J].经济经纬,1998,15(5):33-35.
-
4李克冰,胡光远.洛阳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J].河南科技,2003,22(8):11-12.
-
5用邓小平理论指导省会城市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太原城市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城市研究,1998(6X):4-8.
-
6林倩.WTO框架下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嬗变[J].改革与开放,2003(5):10-11.
-
7黄扬民,徐家康.从乡镇企业的崛起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J].岭南学刊,1990(2):89-93.
-
8邓传海.谈我国城市及城市人口的增长[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1988(2):18-22.
-
9曾挚.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探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7):5-5.
-
10王雅松.浅议公司的基本功能[J].山东经济,1998(4):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