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32-34,共3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7
-
1陈瑜.才子佳人小说婚恋观的文化透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2):97-99. 被引量:1
-
2姚旭峰.试论明清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2):39-44. 被引量:6
-
3金生奎.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精神——“佳人”形象之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2(4):32-38. 被引量:4
-
4[1]杨伯峻,杨逢彬注译.《论语·阳货篇第十七》[M].长沙:岳麓书社,2001.
-
5王富仁.由雅返俗 以俗代雅 由男观女 以女定男——柳永词《定风波》赏析[J]名作欣赏,1996(01).
-
6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
7李鸿渊.失意·渴慕·梦幻──从创作主体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4):96-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
-
1朱业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357-357.
-
2董晓丽.20世纪以来的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7,7(4):26-29.
-
3梁冬丽.近三十年来古代小说卷中诗词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铜仁学院学报,2009,3(6):28-33. 被引量:3
-
4梁春媚.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大团圆”问题的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5):224-225. 被引量:2
-
5李燕分,范学新.由《玉娇梨》之苏友白观明末清初文人的理想婚恋观[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0(6):88-89.
-
1沈娜娜.现实照进梦想——从《牡丹亭》的结尾看汤显祖思想的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167-167.
-
2焦正达.行者传说[J].骏马,2005,0(6):46-52.
-
3汪春茂.谒戴震墓[J].星星,2013,0(12):106-107.
-
4冯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女性主义观照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性遭遇[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1):57-60. 被引量:1
-
5罗涵.论唐传奇中的爱情观[J].参花(下),2013,0(2):69-69.
-
6郭健敏.男性视角下的偏离——试论《水浒传》的女性描写[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2):17-20. 被引量:4
-
7石钟扬,陈协.“虎中美女”与“纸虎儿”——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潘金莲[J].江淮论坛,2006(6):162-167. 被引量:1
-
8席群.从林黛玉之死看吃人的封建礼教[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5):69-71.
-
9吴奈.救人的英雄[J].喜剧世界(上),2011(2):56-56.
-
10西风.长辫的女子[J].金田,2011(3):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