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激励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出处
《天中学刊》
1997年第3期16-17,共2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共引文献647
-
1胡志高.环境殖民主义:当前南北双方在环境问题上矛盾加剧的深刻根源[J].桂海论丛,2000,16(5):94-96. 被引量:6
-
2庞本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与建设途径[J].理论与实践(贵州),2003(6):20-21.
-
3王业兴.政治文明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2):24-27.
-
4肖安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种认识和行为的依据[J].社科纵横,2002,17(5):64-66. 被引量:4
-
5张昌文.“三个代表”与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J].理论与实践(贵州),2002(3):8-9. 被引量:1
-
6孙力.论民主集中制的发展[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2):20-24. 被引量:2
-
7戴天喜.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充分发挥党内民主[J].兵团党校学报,2001(5):12-14.
-
8解永强.论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地位与作用[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12(3):11-14. 被引量:2
-
9梁敬升.论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的基本经验——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1,17(4):63-65.
-
10廖雄军.创立教育领导学初探[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1(3):52-54. 被引量:2
-
1彭瑞祥.技术革新中如何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初步探索[J].心理学报,1961,5(1):13-19. 被引量:1
-
2王善敬.“生”和“熟”[J].哲学研究,1960(6):56-57.
-
3高建生.公务员敬业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考[J].求索,1998(4):41-45.
-
4孙长青.利益驱动与制度创新[J].学习论坛,2004,20(11):38-39. 被引量:2
-
5朱克玲.试论审美感受中的想象[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3(2):54-63. 被引量:1
-
6邢海晶.传媒技术革新与汉传佛教的传播[J].中国宗教,2011(12):40-42. 被引量:1
-
7山水烟花.洞穿人心的,不止是子弹[J].中国青年,2016,0(24):45-45.
-
8李文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J].文学教育,2016(2):176-177.
-
9李光耀.反复实践 不断革新——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体会[J].哲学研究,1965(4):42-45. 被引量:1
-
10(Division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Academic Sinica).机械加工中技术革新創造过程的研究[J].心理学报,1960,4(3):182-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