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上)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和毕业水平评价。高中学业成绩评价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有三个:评价体系的协调和简约,开放式试题与开放式考试的评分,毕业水平评价与高考的关系。
作者
高凌飚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 广东广州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高中
学业成绩评价
评价体系
毕业水平评价
课程改革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4
1
高凌飚.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初步设想[J]
.教育科学研究,2004(6):18-20.
被引量:9
2
高凌飚.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下)[J]
.中小学管理,2004(7):35-36.
被引量:4
3
朱雪梅.
高中地理学业成绩评价方案构想[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5):53-58.
被引量:3
4
高凌飚.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重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8-102.
被引量:5
5
卢昌梅.
高中新课程模块考试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06(11):55-56.
被引量:4
6
唐桂春.
高中新课程与教学新理念[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4):54-55.
被引量:2
7
张静,李改枝.
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体系的探索[J]
.化学教育,2007,28(5):18-20.
被引量:9
8
李金碧.
新课程评价和考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07(5):7-9.
被引量:7
9
罗立祝.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6-50.
被引量:15
10
Dochy,F.,Moerkerke,G.Assessment as a tool for learning[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7,23 (4):279-298.
引证文献
5
1
王凯.
高中模块考试与学分认定中的操作误区及初步归因[J]
.教育科学研究,2009(7):41-44.
被引量:4
2
曹琴.
当前高中模块考试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改进探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6(11):76-78.
被引量:1
3
陈荣.
发展性学业评价的实践与研究[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8):32-37.
被引量:3
4
张晓龙.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研究[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21-24.
被引量:3
5
苗慧,崔玉民.
构建高师化学实验评价新体系 促进学生从教能力全面提高[J]
.科技视界,2012(4):15-1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谢章莲,符太胜.
普通高中学分认定: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10(9):31-33.
被引量:1
2
曹琴.
当前高中模块考试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改进探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6(11):76-78.
被引量:1
3
谢章莲,符太胜.
普通高中学分认定:问题与对策[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8):10-13.
4
俞岚.
构建科学的高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9):97-99.
被引量:2
5
张世学.
学分管理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矛盾冲突及应对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201-202.
6
崔玉民,李慧泉,陈继堂,苗慧,张文保,王洪涛,王彩华.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成效浅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1):93-96.
被引量:4
7
田瑾,王海英,刘彬彬.
两岸高校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讨[J]
.学园,2014(25):4-5.
被引量:1
8
崔玉民,李慧泉,苗慧,陶栋梁,王洪涛,王彩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创新体系的构建[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3):92-94.
被引量:10
9
刘元芹.
全纳教育视域下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159-161.
10
崔玉民,李慧泉,陶栋梁,苗慧,王洪涛,王彩华.
构建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117-120.
被引量:5
1
高凌飚.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初步设想[J]
.教育科学研究,2004(6):18-20.
被引量:9
2
易雄.
中职学生基础课程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初探[J]
.中国培训,2016(20):173-173.
3
何亮.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课程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新探[J]
.基础教育研究,2006(5):18-19.
4
高洁,罗质华,马振文.
构建高中物理新课程下毕业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5):101-103.
5
王丽华.
关于初中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9):26-28.
6
张俊萍.
学生数学学业成绩评价的内容与方式[J]
.新课程(小学),2006,0(9):20-20.
7
杨银梅.
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业成绩评价刍议[J]
.教育与职业,2007(18):69-70.
被引量:5
8
邵胜峰.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J]
.学子(理论版),2015,0(11):80-81.
被引量:1
9
包霞.
试论“信息给予题”[J]
.化学教学,1997(7):20-23.
10
张弘斌.
关于课堂教学与学业成绩评价的思考及实践[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31.
中小学管理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