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石油工程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思路
被引量:1
出处
《石油教育》
1997年第10期32-33,64,共3页
Petroleum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6
-
1张士诚,罗维东,汪志明,翟应虎,鄢捷年,赵雄虎,李相方,田永娟.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S1):104-109. 被引量:5
-
2高满镛.试论石油行业开展继续工程教育的误区及其出路[J].石油教育,1997,0(12):54-57. 被引量:1
-
3陈涛平,夏惠芬.石油工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石油教育,2004(6):54-56. 被引量:14
-
4张士诚,翟应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报告[J].煤炭高等教育,1999,17(4):77-83. 被引量:5
-
5张光明,汪崎生.石油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3-36. 被引量:9
-
6施太和,杜志敏,刘蜀知,陈平,肖国民.石油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0(4):19-22. 被引量:11
-
1Calh.,JC,郭天明.美国石油工程教育简要的历史回顾[J].世界石油科学,1993(1):106-116.
-
2Koed.,RL,徐万治.石油工程师计算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及其对石油工程教育的启示[J].世界石油科学,1996(2):112-116.
-
3何春燕(编译).一种简化的油藏产能预测模型[J].采油工程,2007(2):43-45.
-
4龙学渊,田园,孟江.油气储运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5):69-71. 被引量:3
-
5李晓梅.强化工程教育 提高石油高等人才培养质量[J].石油教育,1999,0(7):8-9. 被引量:2
-
6徐荣,尹代益.石油天然气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1994,11(1):22-26.
-
7龙学渊,田园,孟江.油气储运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9(1):91-93.
-
8张光明,汪崎生,蒋光忠,周克厚,徐联.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0,9(2):31-34. 被引量:7
-
9张佃宾,耿应春.鱼骨状水平分支井井眼轨道设计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5-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