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与牛河梁女神(下)——对二人转原型的“考古”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二人转虽然有自己的故事,但它的主题却来自于它的母体原型——东北大秧歌。大秧歌一旦一丑角色和旦丑舞蹈构型的沿用,使二人转的形式先在地形成了自己的形式意味。二人转的母体原型——东北大秧歌是在东北大地上扭了上千年的民间艺术。清·杨宾在《柳边纪略》中曾记载“上元夜,好是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
作者
杨朴
李艳荣
出处
《戏剧文学》
1997年第10期31-37,共7页
关键词
二人转
舞蹈
原型
戏剧文学
祭祀仪式
艺术形式
象征
丑角
文化精神
主题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1
王龙滕.
浅析如何促进东北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J]
.戏剧之家,2013(7):30-30.
被引量:1
2
周福岩.
东北民间笑谑艺术初探——以东北方言与“二人转”为例[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5):80-84.
被引量:9
3
曹中君.
东北方言幽默效果产生机制刍议——以二人转为例[J]
.参花(下),2014(3):128-1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刘佳音.
浅析如何促进东北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J]
.北方音乐,2014,34(13):77-77.
1
刘柳.
浅析山东鼓子秧歌及儒学精神的影响[J]
.东方艺术,2004,0(S1):84-85.
被引量:3
2
杨朴,李艳荣.
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与牛河梁女神(上)——对二人转舞蹈构型的一种“原型”研究[J]
.戏剧文学,1997(6):24-29.
被引量:2
3
安晓,崔海慧.
论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特点及发展趋势[J]
.芒种(下半月),2013,0(2):249-250.
被引量:1
4
张丽.
安东尼奥尼和他的“人类情感三部曲”[J]
.西江月,2010(16):31-32.
5
晓雪.
在王老师擂响战鼓的时候[J]
.中文自修,2009(3):43-43.
6
常小军.
常小军作品[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1999(4):43-43.
7
百归.
钟律学坛上的一朵鲜花——《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简介[J]
.中国音乐,1985(4):22-22.
8
李贤梅.
浅谈东北大秧歌社会化考证[J]
.戏剧文学,2007(8):71-73.
9
陈亮.
陈亮作品欣赏[J]
.中华书画家,2015,0(8):108-109.
10
王忠涛.
浅论杨宾的书法思想[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8):209-211.
戏剧文学
199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