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3-48,共6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同被引文献33
-
1姜华.高校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5(7):79-94. 被引量:20
-
2张炜.影响研究生专业学习效果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29-31. 被引量:12
-
3应方淦.论研究生学习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12-14. 被引量:15
-
4施春华,盛海娟,王记彩.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及有关心理特征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34-38. 被引量:16
-
5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和记”生产政体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2):149-176. 被引量:88
-
6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分析[J].江苏高教,2009(4):88-90. 被引量:44
-
7赵艳红,张海钰,周燕.女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4):134-136. 被引量:10
-
8张廷君,张再生.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09(5):11-16. 被引量:14
-
9马缨.博士毕业生的性别差异与职业成就[J].妇女研究论丛,2009(6):38-42. 被引量:14
-
10姜毅超.女性硕士生学业幸福感及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2):63-6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邓德球.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4):212-213. 被引量:2
-
2李楠方,谭思,路紫.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女性网络行为特征分析——以石家庄市一份问卷调查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6(1):103-107. 被引量:1
-
3吴唐燕.学生、学校以及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J].前沿,2015(11):115-117. 被引量:1
-
4刘志忠.美国模式: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意向?——基于X大学研究生的调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7(1):64-71. 被引量:6
-
5阮碧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7(11):35-39. 被引量:2
-
6于梦洋,陈静.应用型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1(3):98-103. 被引量:3
-
7王娟,毕于民.硕士研究生科研产出的性别差异:学习力与科研信念的内在机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25(6):67-76. 被引量:3
-
8吴唐燕,石彤.社会支持对高校贫困女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对全国14所高校的抽样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34(1):48-57. 被引量:2
-
9程建锋,杜家怡.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结构与团队创新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8):34-42. 被引量:1
-
10沈家豪,关颖,欧春泉,谭晓雪,郁爽,凌志海,陈征.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22,39(5):695-698. 被引量:1
-
1王香丽.建国后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和问题[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6-9. 被引量:9
-
2刘海峰.高考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之现状与展望[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1):76-82. 被引量:5
-
3杜静,吕振合.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27-229. 被引量:3
-
4陈小尘,李纯斌.海峡两岸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J].特立学刊,2016,0(4):47-51.
-
5王香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1):93-95. 被引量:5
-
6闵君.对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思考[J].湘潮(理论版),2007(11):89-89. 被引量:7
-
7张华英.不同国家女性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7):90-94. 被引量:2
-
8张华.女性管理层的激励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X).
-
9黄敏.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初探[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10(2):20-23.
-
10安双宏.印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7):19-23.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