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民政》
1997年第10期10-10,共1页
China Civil Affairs
同被引文献67
-
1刘长生,郭小东,简玉峰.社会福利指数、政府支出规模及其结构优化[J].公共管理学报,2008,5(3):91-99. 被引量:39
-
2周进萍.试析我国社会福利体系的目标层次及其整合[J].江苏社会科学,2007(S1):85-87. 被引量:3
-
3熊跃根.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J].社会学研究,1999(3):59-71. 被引量:53
-
4朱荣科.社会主义福利经济学论纲[J].学习与探索,1998(2):42-46. 被引量:3
-
5王卓祺,雅伦.获加.西方社会政策概念转变及对中国福利制度发展的启示[J].社会学研究,1998(5):46-52. 被引量:45
-
6何建章.为人民谋福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学习陈云同志经济论著的一点体会[J].经济研究,1981,16(11):23-27. 被引量:2
-
7戴英姿,朱棱.西方“社会福利制度”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1992(2):63-66. 被引量:1
-
8沈洁.社会福利问题与中国社会福利改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5(5):31-37. 被引量:6
-
9邵雷.在改革中发展社会救济、福利、优抚事业[J].经济管理,1988,14(10):11-14. 被引量:1
-
10郑功成.论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缺陷[J].社会工作,1997(5):8-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齐红芳,曾瑞明.近年来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2011(5):9-14. 被引量:5
-
2冯元,彭华民,孙维颖.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困境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2(4):103-107. 被引量:3
-
3刘继同.中国特色儿童福利概念框架与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构[J].人文杂志,2012(5):145-154. 被引量:21
-
4刘继同.现代社会福祉概念与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建设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5):88-93. 被引量:13
-
5冯元,彭华民.救助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13(3):19-24. 被引量:2
-
6袁同成.合法性机制转型与我国政府福利责任承诺变迁[J].学术界,2013(3):59-66. 被引量:5
-
7徐从德.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探析[J].兰台世界(下旬),2015,0(2):1-1.
-
8范慧,范和生,杨程.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福利机制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17(5):124-132. 被引量:5
-
9刘继同.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与制度体系研究[J].社会工作,2017(5):35-59. 被引量:16
-
10董良.教育福利与其他社会福利的权衡论题及对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32(4):37-44. 被引量:2
-
1邓玮.日本中间阶层发展的可鉴之处[J].社会,2004,24(5):46-48. 被引量:3
-
2宁夏重点扶持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1个补助1万元[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25(8):1-1.
-
3吴斌,吴梅芳.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区域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44):23-26.
-
4高建勋.论转基因产业化的风险预防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2):107-114. 被引量:7
-
5刘祖云,黄文昊.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议题的“政策博弈”[J].湖南社会科学,2010(2):53-59. 被引量:5
-
6丁凤熙.现代化与异化——论20世纪70年代韩国小说文学[J].当代韩国,2002(1):69-72. 被引量:1
-
7刘章烈.江西“九五”以来科技政策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4):7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