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第三弦乐四重奏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本期起我刊增设"创作笔谈"栏目,由本刊约请资深作曲家剖析自己发表的新作,曲文对照,以交流创作经验,并便于对作品作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发表的是罗患镕的《第三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及其"说明"。要理解这种离开西方功能和声体系的文字,须对音级集合理论、十二音集合(序列)的运用等有基本知识。为帮助读者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本刊将相继刊登作者结合作品对这些知识作的简要介绍。
作者
罗忠镕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63,共11页
关键词
集合理论
弦乐四重奏
序列
十二音
五声性
元素
二二三
音级集合
作品
组合
分类号
J64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6
1
郑英烈.
十二音技法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运用[J]
.音乐研究,1986(1):25-36.
被引量:25
2
钱仁康.
一曲回肠十二音——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赏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5(4):38-44.
被引量:9
3
罗忠.
《嫦娥》自述(上)乔治·珀尔“十二音调式体系”简介与《嫦娥》分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2):3-10.
被引量:2
4
陈小兵.
十二音的不变量──巴比特序列思维研究札记[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3):34-40.
被引量:6
5
桑桐.
西方音乐中和声的应用、理论与教学的发展概述(三)[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3):53-62.
被引量:2
6
桑桐.
西方音乐中和声的应用、理论与教学的发展概述(一)[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1):52-57.
被引量:11
7
罗忠镕.
音高组织的逻辑——试析丁善德《小序曲与赋格四首》之三《序曲——雀跃》[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2):59-66.
被引量:4
8
朱建.
贝尔格《抒情组曲》的十二音技法初探[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3):73-80.
被引量:3
9
郑英烈.
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试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4):55-58.
被引量:6
10
周雨,忠镕.
关于集合原型计算法的探讨[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4):34-3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陈士森.
音级集合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展望[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4):53-58.
被引量:9
2
李鹏程.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罗忠镕专场音乐会述评[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4):103-105.
被引量:1
3
张巍.
序列音乐技术的中国化研究(二)——十二音创作技术与理论的发展(1990—2000)[J]
.音乐研究,2020(6):97-11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单金龙.
我国当代音乐美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
.美育研究,2022(1):80-91.
2
陈士森.
霍华德·汉森的现代和声理论和应用[J]
.中国音乐学,2004(3):59-63.
被引量:2
3
庄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法概述[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3):61-70.
被引量:12
4
张忠平.
高为杰钢琴曲《冬雪》分析[J]
.中国音乐,2007(4):121-125.
被引量:7
5
庞莉.
论音级集合原型识别简便方法在高师教学中的运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22):184-185.
6
郑艳丽.
浅谈我国音级集合理论研究的局限和不足[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0(8):74-75.
7
孙杉.
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之一(Op.6 No.1)的音高组织分析[J]
.黄河之声,2017(23):8-9.
8
黄珩.
威伯恩三首作品的集合分析——结构统一性的体现[J]
.北方音乐,2018,38(2):68-69.
9
吴旸.
序列作曲技术在作品中的应用[J]
.黄河之声,2021(9):66-68.
10
徐孟东,胡宝帅.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时间性对位思维与组织技术[J]
.音乐研究,2021(6):116-123.
被引量:9
1
钱仁平.
音集运动的结构功能——以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之四为例[J]
.音乐研究,2006(4):80-90.
被引量:13
2
唐俊岩.
集合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集合”的听觉训练[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1(4):106-110.
被引量:7
3
杨燕迪.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六)──结语:对音乐分析的批判与展望[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2):50-54.
被引量:12
4
韩焱.
试析罗忠镕《第三弦乐四重奏》(上)[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4(1):11-16.
5
郑艳丽.
浅谈我国音级集合理论研究的局限和不足[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0(8):74-75.
6
丁宁.
柯达伊·佐尔丹组曲《哈里·亚诺什》(之一)音级集合的应用[J]
.音乐大观,2014,0(2):323-323.
7
J.麦卡德,倪军.
音级集合的命名与非调性理论教学[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2):69-78.
8
金贤利.
维也纳古典乐派和声语言的开创——谈海顿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技法[J]
.神州,2012(18):65-65.
9
王中余.
集合类属理论的要点、应用与效能[J]
.音乐研究,2008(6):73-80.
被引量:3
10
范福芹.
论德彪西钢琴小品《纪念册页》的音乐创作手法[J]
.黄河之声,2014(20):24-25.
音乐创作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